“不止,我的兩位徒弟也隨我一起打坐,就是這邊的清風和青玉。”
“青風和青玉......”
林子明在表格上檢索著這兩個道號,旋即瞳孔驟然緊縮:
只見黃道長與他的兩位徒弟,赫然是眾人中吸收速度最快的幾人之一。
林子明將這黃道長三人的名字圈起,追問道:
“那麼黃道長,你平時在山崖打坐的時候,身體會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嗎?”
黃道長有些不確定的點點頭:
“這好像還真有......
平時我們師徒只要在山崖附近修行,整個人的氣息都會順暢許多。”
林子明注意到,黃道長說的是氣息,而不是真氣。
對於道家有所瞭解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
本土道家的修行講究練‘真氣’,但在現有科學角度上來說,真氣其實是是個沒有例項佐證的概念。
信的人覺得它存在,據理力爭。
不信的人覺得它不存在,嗤之以鼻。
因此這種情況下,真氣並不適合用來舉例。
而氣息就不同了,生活裡到處都能涉及到氣息這一概念。
舉個例子。
你鼻子堵的時候呼吸有些困難,這就是氣息瘀滯。
而等你鼻子通透了,氣息自然就會順暢起來。
還有緊張的時候多吸幾口氣,能達到調整心緒的作用。
氣息在運動和歌唱領域中運用極廣,本土修道也同樣如此。
之前在走訪方外人士的時候,官方人員們便曾在終南山找到過一位70多歲的老道士,精神矍鑠,目光炯炯。
而很神奇的是,這位老道士一分鐘的呼吸不過四五次,僅僅是尋常人的五分之一。
所以對於黃道長所說的氣息順暢,理論上是存在比較大的可能性的非臆想情況。
這也能看出黃道長確實如先前介紹的那樣,是個很純粹的民間修行者,而非裝神弄鬼之輩。
“後山山崖嗎.......”
林子明和馮處長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強烈的好奇。
黃道長三人吸收速率的異常已經超過了‘巧合’兩字所能解釋的界限,因此稍加思索後,林子明便果斷道:
“馮處長,麻煩你和組織上彙報一下,我們準備出發去青城山!”
馮處長同樣有這想法,因此當即回道:
“沒問題,我現在就去聯絡。”
待馮處長離開後,林子明又對黃道長說道:
“黃道長,接下來恐怕要麻煩你受受累,和我們再跑一趟青城山了。”
黃道長笑著擺了擺手,毫不在意:
“沒問題沒問題,國家讓我們這些方外之人接觸了夢寐以求的修行大道,我們感激還來不及呢,引路小事何足掛齒?”
說完這番話,黃道長不知道想到了什麼,臉上忽然浮現出了一絲遺憾:
“可惜啊可惜,師傅他老人家沒機會見到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