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到大莫界以來,兔子們遇到過很多與已知概念不符的情況。
例如符籙、靈藥、靈丹、法器等等。
畢竟大莫界多了靈氣這種α物質,很多本土的傳統認知是不能直接套用到大莫界身上的。
大莫界可以把它看成一個降落到本土的外星人飛船,一味的去質疑它是沒有任何必要的——因為那種成品就直接了當的擺在了你面前,你要做的是分析而不是質疑。
所以當潘建偉院士透過遠距離傳訊提出了真空零點能的猜測後。
無論是陸朝陽還是曾谷成都沒有去想著反駁,而是強迫自己對接上這個概念,很嚴肅的思索起了它的可能性。
結果仔細一想......
嘿,似乎還真有可能!
真空零點能,其實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讀:
真空、零點能。
這裡的真空可不是哲學意義上的概念,更不是沒穿內衣的那種真空。
它指的是量子電動力學裡的一種概念,是具有最低能量的量子真空態,充滿了負能態的電子的狄拉克海。
眾所周知。
狄拉克的量子真空理論假想了一種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的存在——實際上實驗已經證明了正電子是真實存在的。
當然狄拉克的理論是有缺陷的,但是後來的量子場論完善了狄拉克的理論。
總而言之。
量子理論裡的真空存在有真空漲落——其中漲落的就是零點能量。
它在物理學中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物理系統會有的最低能量,此時系統所處的態稱為基態,並且所有量子力學系統都有零點能量。
在絕對零度下。
描述分子整體平移的分子平動、描述分子繞質心旋轉的分子轉動確實已經消失。
但是分子振動、電子運動和核運動存在最低量子態,是不能被溫度凍結的。
所以說。
客觀世界的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這種情況下就使得量子真空中所蘊藏著的巨大本底能量,也就是真空零點能。
它真空能量解釋成了將空間視作點組後,所有點的相互作用勢能,也就是自能。
用薛定諤方程計算諧振子會發現最低的能量E??不為0,而是0.5??ω。
如果由此再往下就進入了負能量的區域,這是不符合認知的。
這個0.5??ω就是所謂零點能量。
但是你真的這樣去算,會得到誇張得無法直視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