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可逆現象暫時只能被觀測而無法被解析,有些類似光門最初的時候一樣,光譜可見不可解。
這是一個有些悖逆常理的現象,但並不悖逆科學。
因為科學的本質就是去解答未知,存在便是合理。
不要覺得這個現象很離奇,本土中也有不少現象與靈氣峰值降解類似甚至遠遠過之。
例如中子壽命的謎團。
眾所周知。
中子是強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構成。
自由的中子可以透過弱相互作用發生衰變,變成質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和(反電子)中微子,
既然中子可以衰變,那麼它自然就會有壽命。
畢竟它又沒有黑色框架的眼鏡。
而對於中子壽命的測量,目前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是把很多中子放到瓶子裡,經過一段時間後再數一下瓶子中還剩多少中子,用這種方法測得中子壽命為14分39秒。
第二種是產生一束中子束,然後統計其中生成的質子數,得到的中子壽命為14分48秒。
足足9秒的差距,在粒子領域中是難以想象的差距。
好比你在家拿著兩顆乒乓球往下扔,由於風力或者你起始角度、力量的原因,兩顆乒乓球可能在落點上有些誤差。
譬如可能一顆正正落下另一顆落歪一點,雙方距離差距在十幾厘米。
這種屬於常規誤差,可以透過剁手換成械臂之類的手段糾正。
但若是在兩顆乒乓球丟下後,其中一顆正常落地,另外一顆掉到了離你家200公里的某個地方,那這就不是用誤差所能解釋的了。
中子壽命便是這種性質。
這個現象某種意義上來說比靈氣降解要離譜的多了,哪怕匯入暗物質理論目的都無法解答。
同時這也是科學比文辯直白的地方——現象就在那邊,你解釋不了那就是黑箱就是烏雲。
但一旦解釋開了,你就能在別人“NB啊”的祝賀聲中被印到教課書上成為一道六分的考題。
話題再回歸原處。
王薔小組此前的研究發現,在目前可以分離的這38.8%的靈氣峰值條件下,可以被吸收的靈粒子濃度為17.4%。
因此這套體系便被稱作了L17修煉環境。
也就是哪怕四靈根在這套修煉環境中,都能吸收17%的靈粒子。
而在大莫界,一位普通四靈根修士在修行期間若無其他的特殊機遇,能吸納的靈粒子大約是0.8%左右。
資質較高一些的三靈根修士——也就是魏強生、魏凡這類人,他們平均吸納的靈粒子會多一些,大約能達到1.5%2%。
雙靈根修士則為3%5%。
所以L17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這也是典型的科技與修行相結合的產物。
也正因如此,核心層非常關注一件事:
L17的修行體系在本土到底能不能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