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通路管道的上半部插著上百根細小的合金制超導微管,這些微管與天花板處的某些空氣導口相連線,看上去精密無比。
黑色通路管道則在盡頭處被橫向擴列成了一塊扁平的銀色交接板,模樣有些類似於橫放著的吸塵器。
通路管道是把柄,交接板便是底部的平板。
這塊橫向擴列後的交接板有大約十來個出口,每個出口的最外部都連通著一個龍眼大小的模具,模具下方放著密閉的接收盒。
此時劉向前正用手輕輕撫摸著白色的球型容器,同時對一旁的林立介紹道:
“林隊,這就是我們新藥實驗室最新研發出來的啟靈丹製備器械。
目前理論上的難點已經全部解決了,隨時可以等候指揮部授權,開展最後一步的實踐模擬。”
林立頗有興致的打量了一番整套裝置,出聲問道:
“劉老,這一套裝置是怎麼運轉的?
我記得氣體制備藥品的難度應該不低吧?”
提及裝置的原理論證過程。
劉向前不由深深出了一口氣,藉此來平復自己的心緒,看的出來他也是感慨頗多:
“大莫界煉製啟靈丹的過程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有材料、地脈火、靈力和充足時間就行了。
地脈火在靈力的引導下將材料熔鍊,然後煉製比較長的時間,一爐七八枚的啟靈丹就煉成了。
簡而言之就是沒難度但消耗時間,價效比不高。
不過我們團隊由於研發的是量產模式,沒有靈力協助,所以一開始的論證過程非常困難。
舉個例子。
我們最開始的方向是將藥材統一氣化,然後收集各種氣體進行製備,這個思路看上去挺正常對吧?
但實驗後我們才發現。
每種藥材的氣化所需的壓強或者溫度各有不同,更關鍵的是氣化後的分子穩定性也有顯著差異。
例如其中一種叫鼠白草的材料,熱解氣化的溫度是1700攝氏度,它在熱解後會產生某種大分子物。
經過我們的實驗研究發現,這種大分子物便是煉製啟靈丹的一種重要成分。
但這種大分子物的二次熱解溫度只有2100攝氏度,一旦超過這種溫度,它蘊含的激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就會再次裂解,從而徹底失效。
而另一種同樣關鍵的材料蛟鱗葉的熱解氣化溫度,卻高達足足2600攝氏度。
也就是說蛟鱗葉這頭還沒氣化完成呢,鼠白草的大分子物就失效分解了。”
林立聞言,不由皺眉打斷道:
“不對啊劉老,如果存在這種業務,那麼煉丹師他們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靈力唄,這東西按小馬他們的說法,就跟柯南里的夏威夷技術一樣萬金油。”
劉向前一聳肩,看上去有些無奈:
“大莫界的煉丹師都會修煉一門獨特的功法,能夠使體內的靈力具備一種最佳化效應,可以短暫的將不同氣化點的物質平衡到一個節點上。
如果說個別情況下需要用到這種靈力,那麼我們想想辦法也能找來魏府的煉丹師幫忙。
但一旦涉及到量產.....個體煉丹師的靈力就沒什麼用處了。”
隨後他頓了頓,臉上露出了一股笑意:
“不過後來我們透過分籌法,在圓形容器中填充了一些惰性的自適應氣體,用自適應氣體充當y粒子的接引媒介。
再透過氣體熱態傳導的模式對藥材進行了處理,從而解決了這種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