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某種角度上來說,吳凡其實是代替他失蹤的——如果當初吳凡的站位稍微靠後一點,成為資訊干擾節點的就是他了。
得知這一訊息後,軍人獨有的責任感令林子明的心情有些糟糕。
如果可以,他寧願代替吳凡被傳送走。
林立注意到了林子明的心緒有些低沉——實際上馬寧在剛回到營地的第一時間,便和他彙報過林子明的狀態問題。
因此出於安撫性質考慮,林立很快說道:
“雖然吳凡同志在來大莫界前便主動簽署了自願條款,理論上來說生死都是自負的。
但考慮到他所作出的貢獻,以及他目前大機率還活著......”
“吳凡他還活著?”
林立的話沒說完,便被林子明匆匆打斷了,他急忙問道:
“林隊,這是怎麼確定的?”
在他看來。
傳送這種高大上的流程出了意外,基本上就代表著人涼的差不多了——保不齊就傳到那三顆太陽上去了呢。
面對林子明的疑問。
林立先是伸出左手手掌向下壓了壓,示意他稍安勿躁,而後解釋道:
“這是中科大潘教授和陸教授作出的判斷,他們目前已經在前往大莫界的路上了。(非陸舟,具體見注)
按照他們的說法,六光子系統混亂後產生的干擾雖然很強力。
但由於三維空間中質點引力存在的緣故,吳凡傳送後的位置應該依舊處於地面上。”
眾所周知。
如果在一個無邊界的空間中有如下泊松方程。
也就是△φ=p。
那麼在這個無邊界的空間裡,格林函式能夠給流體速度提供一個半解析的解。
如果我們將二維和三位的△w/△t方程式直接離散化,並在求和符號的前邊對求運算元,就能分別得到在二維和二維情況下速度的半解析解,又稱為BiotSavart法則。
也就是每一個粒子的運動速度,是需要對空間中所有的其它粒子的渦量求和得到的,這個問題和求解宇宙中的萬有引力有相同的形式,同樣都是N(N體問題)。
當然了,N體的N在數量上是小於三的。
因為老鷹的科學家龐加萊在上世紀已經嚴格的從數學上證明了當n大於等於3時,這個體系命運不可預知——也就是沒有解析解,只能透過模擬得到有限解。
而在之前的傳送實驗中,有個非常湊巧的情況:
那就是以吳凡收到的三顆額外光子為參照系,任選其中一顆後,剩下的兩顆光子正好是處於<3的數量中。
也就是2這個數字是小於3的,給鮮為人同學們的送分題。
也就是說...
粒子的碰撞能量其實是能夠估算的——如今的科技做不做的到另說,起碼數值確實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因此目前可以確定的是。
吳凡傳送的區域肯定還在大莫界,因為量級遠遠沒有達到可以打穿世界的地步,因為大莫界可不是某羅世界,做不到壓路機飛昇。
同時由於質點引力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