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正在操作裝置的趙志明便高聲道:
“李老,潘院士,熱能開始逸散了!”
此前提及過。
韌致輻射會產生大量的熱能,這種能級之大甚至超過了很多常見的火藥爆炸。
因此對於觀測者來說,想要追蹤這股熱能還是非常簡單的。
只見此時此刻。
主控的電腦螢幕上。
一股紅中帶黃的影象驟然出現,哪怕隔著螢幕也能給人一種灼熱感。
它像是沿著玻璃窗倒落的金龍魚5a食用調和油一樣,緩緩的向下滑動。
15%.....30%.......50%......
這道影象覆漸漸蓋了螢幕的大部分割槽域,最後沉積到了某個位置靜止不動。
這一過程非常簡單明瞭,連林子明這種非業內人士都看的懂發生了什麼:
能量在沿著某個軌跡移動,最後停留到了某個區域。
而這個區域......
顯然便是微生物存在的位置。
隨後他輕咳一聲,對潘院士問道:
“潘院士,這個位置是天宮的什麼區域?”
聽到這話,潘院士罕見的沉默了一會兒,而後嘴裡蹦出兩個字:
“地下。”
林子明:
“?”
潘院士見狀,不由幽幽嘆了口氣:
“你沒聽錯,正是天宮的地面下方。
林上校。這已經是天宮不知道第幾個讓我們意外的發現了。
但說實話,這個情況我們早該想到的.......
說到底,還是我們思維太固化了。”
說完潘院士懊惱的揉了揉太陽穴,看得出來有些鬱悶。
正如潘院士所說。
能量最後消失停留的區域,赫然便是天宮的地底。
天宮雖然位置在天上,但它本身是個異空間。
能夠承載起主殿這些建築,自然就存在有土地。
這些土地是空間自帶還是老張同志用手段搞來的暫且不知,但眼前的事實就是這處空間有著大量的泥土地面。
這種情況並不難理解。
哪怕是那些裡的洞天福地,內部也是有土地存在的,這屬於標配的一種環境。
而潘院士所說的‘早該想到’就更簡單了:
科研團隊在一開始魏凡投放的那些裝置中,就存在幾臺專門取樣土壤的裝置。
也就是說。
其實兔子們是沒有忽略掉土地的問題的。
另外這事兒還有一個偏事後諸葛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