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氣的來源目前依舊是一無所獲,而y粒子的出現則被懷疑和空間邊緣的韌致輻射有關。
前文提到過。
潘院士判斷,天宮空間每天凌晨都會吸納大量的氮素。
這些氮素進入空間後,在邊界附近發生了軔致輻射。
期間釋放出正電子的同時,還釋放出了大量的熱。
這些熱量溢散,給空間內的微生物提供了足夠的生存環境。
剩下的部分氮素則與微生物進行反應,生成了大量的y粒子。
這些y粒子又從空間的缺口中逸散出去,最後形成了青城山獨有的陰冷環境。
由於以上活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因此這套說法在理論上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但想要最終下定論,還需要具體的實驗觀察。
這樣一來。
一個時間結點就非常關鍵了:
凌晨五點五十五分附近!
凌晨五點五十五分。
按照十二時辰來說屬於卯時,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要是凌晨4點39分6秒啥的還能拉個七醬過來碰碰運氣,但555這個數字你連騷話都想不出來。
所以兔子們能做的也就一個等字了。
.......
次日凌晨。
各部門準時就位。
由於這次試驗不需要靠近氣旋發射光子之類的微粒,所以潘院士和李百安也都待在了地面上。
畢竟他兩的年紀也不小了,乘坐直升機搞研究對身體負荷還是挺大的。
高空位置除了中繼裝置外,還有幾臺用於檢測靈氣流動的無人機在執行。
這幾架無人機都運用上了王薔團隊研發出的某種靈氣感應技術,可以相對粗略的感知到靈氣的變化波動。
當然了。
依舊是投放了大量的氮素。
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近期內可能會進行的最後一次檢測實驗。
凌晨五點四十五分。
一切裝置除錯完畢,並且提前開啟執行。
九分鐘後,凌晨五點五十四分。
地面上。
滴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