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潘院士這個最新想法的提出......
似乎空間袋的研究又出現了某些可能?
此前提及過。
李百安雖然還沒有到過大莫界,但這和許多外部因素有關。
他本身的能力和級別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在此之前,他便早就將兔子們在大莫界的相關成果都接觸了一遍,心中已經有了底。
加之空間袋的研究成果就那麼些,所以他沒費多少力便跟上了潘院士的思路:
“小潘,你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是這樣?
雖然天宮空間的材質和空間袋不同,但雙方內部的情況確實似乎有些微妙。
按照我之前看到的由曾谷成曾院士所寫的報告記錄。
空間袋是質心繫動量守恆,有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外力將內部勢能轉換的動能取消。
而天宮空間同樣是質心繫動量守恆,卻有一股不知道取向如何的額外功.....
兩者這一結合,兩頭似乎就都能說通了!”
潘院士重重的一點頭,說道:
“咱們之前對空間袋的研究都是採取的破壞性實驗,做不到完整狀態下研究內部情況,因此很多細節咱們根本沒辦法瞭解。
而且如果天宮空間真的是一個特殊的空間袋,那麼內部主殿的建築風格也就說得通了:
它完全可以是張道陵在徽州的時候就裝進去的,最後被搬到了青城山。
不過這樣一來依舊還有一些問題。
例如這麼大的‘空間袋’是怎麼形成的,它的邊界為什麼和大莫界的不太一樣,又為什麼會出現氣旋這種入口等等。
但如果它真的是個空間袋......
那麼咱們很多原先已經停滯的環節,將會得到一個關鍵的重啟期!”
潘院士的態度很客觀,並沒有因為太過興奮而不知所謂的揚言可以完全破解空間袋的秘密。
科學研究這玩意就和寫一樣。
一書成神終究是少數,目光必須要長遠。
哪怕你只有蚊子推每天漲二三十個收藏,那也比全程裸奔沒有任何推薦要強。
科學研究也是同理。
指望一下子把所有問題都給破解掉是不現實的,路要一步步的走。
能有一個全新且可行的研究方向,總比在泥裡頭卡半天要好的多。
隨後潘院士和李百安一同署名,將這個猜測傳回了給了大本營,交到了秦振東收集。
不得不說,這個訊息實在是太勁爆了。
繞是秦振東這位封疆大吏聽聞這個訊息,都不由有些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