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提及過。
大莫界對標的是地球,南域對標的不是本土,而是亞洲。
因此光紫瓊城名下的城池便有千座,這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的事兒。
比如本土戰國時期的海岱省。
當時除了齊國和魯國外,全省境內還有50多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還有一種考證是44個)
海岱省東西長721.03千米,南北長437.28千米。
假設某座城池在正中心,範圍也就是以它為中心點劃個半徑300公里的圓——南北方還得截掉一大部分割槽域呢。
此前說過的離赤縣城最近的一座城在五十公里外,不代表它和每座城池的間隔都是五十公里。
具體的可以拿個市級地圖看看鎮和鎮之間的分佈:
A鎮到B鎮的直線距離是20公里,B鎮到C鎮也是20公里,但不代表A鎮到C鎮的直線距離就是40公里。(今天評論區有個髮長文的見習讀者,他就是A到C是40公里的邏輯,洋洋灑灑幾百個字,最後解釋一遍吧,一直在灌輸南域對標亞洲而不是本土的概念,結果還是無腦在槓.)
視線再回歸原處。
介紹完大致資訊,馬寧繼續說道:
“我簡單瞭解了一下這四十座城池,人口最少的有七千八百多人,最多的接近十萬。
對了。
十萬的那座城池就是咱們之前做飛舟中轉站的臨淵城,也是一直以來快樂棒的交貨點。
不過如果咱們想要換取臨淵城的話,最多就只能再換兩座五萬人左右的城池了。”
按照雙方此前達成的協議。
兔子們總共可以換取十四座萬人級別的城池,但並不代表著換取城池人口總數就是十四萬。
這種演算法的主要依據在於城池的規模、地理環境和原有設施等環節。
至於人口嘛.
這其實是比較浮動的一個資料。
尤其是接下來糧荒將至,流民數量必然會增多。
如果費點心思。
一天收攏個三五萬人都不算難事。
“臨淵城是肯定要拿到手的,不過不是現在。”
聽到馬寧的介紹,林立當即便回道:
“指揮部的想法是以赤縣城為圓心,形成一個扇形的輻射面,並且逐漸補成半圓形。
而臨淵城,便是咱們向外擴張必然會遇到的一個阻礙。
另外臨淵城外部有一條非常便捷的大型官道,四通八達。
可以說是南域東南一帶的主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