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分子的振動模式有兩種:
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
而彎曲振動又包括了剪式振動、面內搖擺震動、面外搖擺震動、面外搖擺震動、扭曲振動幾種。
其中剪式振動的影象最為特殊。
以CH2為例。
在CH2中,1個碳原子鍵接2個氫原子,構成犄角式。
碳原子處於相對靜止位置,兩個氫原子則似剪刀剪物狀,以相反方向左右往復振動。
不理解這種畫面的同學可以腦補一下真人比心,雙手從靜止到繞到頭頂的那個軌跡,差不多就和剪式振動有些相似。
而二維各向同性q變形振子,便是剪式振動很典型的一個特徵。
面對林子明的疑惑,一旁的唐聘插話道:
“老黃,沒有二維同性振子,不會是因為基團間的鍵力常數沒有區別?”
“不可能。”
黃埔東來立刻否定了這個想法,他指著報告上的一個影象說道:
“首先明確一點,渡劫現場適用的是共軛體系。
你看這裡,孤立的羰基鍵級為2,是典型的C=O雙鍵吸收峰。
而在共軛體系裡,由於ππ共軛導致羰基的鍵級略小於2。
因而吸收峰會往CO單鍵方向移動,也就是吸收峰往低頻方向移動。
正因如此,基團的鍵力常數一定存在區別!”
隨後黃埔東來忽然想到了什麼,轉頭對卓元新道:
“卓博士,麻煩你確認一下,Z軸方向是不是存在一個角動量?”
卓元新先是一愣,回過神後有些匆忙零亂的“哦”了一聲。
旋即低下腦袋,在另一份計算用的文件中翻找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
他猛的抬起頭,手中拿著一張發票大小的智障:
“黃院士,找到了!
沒錯,Z軸方向確實有一個角動量!
&niddot;m²/s,但它確實存在!”
“bin!”
黃埔東來興奮的打了個響指,長撥出一口氣:
“我明白了,相位!一定是相位!
兩個剪式振動之間有一個相位存在!
導致這個z軸的角動量被作為振動考慮,從而使得二維同性振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