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沒過多久,眾人們的心緒便逐漸緩和了下來。
隨後林子明抬頭看了眼天空,心中驟然冒出一股好奇,問道:
“曾院士,如果天劫真的是某個文明留下的造物......
那麼那個文明到底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這個問題顯然勾起了曾谷成的興趣,只見他認真的想了想,說道:
“如果整個天劫從始至終都完全是由人工手段控制的話,那麼那個文明最少是星際文明起步。
甚至有可能是高維甚至超維文明。
本土對於雷電的研究其實也不少,但想要控制這麼大的一片劫雲形成.....
老郭,你是搞氣象這塊的專家,你覺得這種技術領先現在多少年?”
郭振宇聞言,摸了摸自己的地中海,說道:
“地球上各個國家其實都在進行著這方面的研究,但進度一直都相對有限。
即使大莫界的雷電較容易形成,並且只是聚合到楊正初這一次渡劫量的雷雲......
我估摸著至少得再花三十年才能做到,更別說對劫雲進行改造了。”
正如郭振宇所說。
目前的地球上,基本有些科研能力的國家都在進行著雷電的研究。
目前走在雷電研究最前沿的國家是楓葉國。
他們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就在考慮人工引雷的可能了。
其次則是高盧。
雷拉第實驗室目前在相關領域的名氣,基本上和高盧舉白旗的傳播度差不多。
本土這方面也不算很落後,例如氣科院的人工引雷試驗就登上過熱搜。
但實際上。
氣科院也好,雷拉第實驗室也罷。
他們進行的人工引雷並沒增加雷雲電荷,也沒有改變雷雲的位置、移動方向。
所謂的人工引雷,只是使用人工引雷火箭拖著一條細細的鋼絲上天。
然後讓火箭去碰觸雲端電流,這樣就把雷電引下來了。
所以目前階段,人工引雷都還只是試驗。
頂多偶爾用於科研。
學界對雷電的認識仍然不夠,畢竟雷電放電的大量方程還是靠觀測湊出來的經驗公式和方程呢,遠遠沒有探究到雷電的本質。
本質都探究不到。
就更別說改造雷電、使其達到某種特定的能級了。
因此郭振宇的說法其實還有些留面子的。
畢竟實際情況比想象要更復雜許多。
例如地球上有很多狗,他們是不會好心讓你順順利利去搞研究的。
“星際文明嗎.......”
林子明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這倒是和明眸老師當初在石板上看到的畫面有些類似。
石板中的那個文明無疑已經具備了星際航行以及改造恆星的能力。
不過按照明眸老師的描述,當時他們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妙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