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們都是儲物癖癌症晚期的患者了。
在別人渡天劫的情況下還想著薅羊毛,這種騷操作怎麼說呢......
這就像本土某個很愛在網路裡甩論文的撲街作者一樣,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讀者就會有四個字來本章說吐槽他:
不愧是你。
同樣的道理,這四個字用在兔子們身上也毫無違和感。
不過正如曾谷成所說,大莫界的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類似的先例。
例如六百多年的東域,就有一位道號霸道宋1的修行者渡劫,前後足足花了一個半大莫日才成功。
因此真要解釋的話,也不是沒法找個理由互動過去。
加之薅天劫羊毛的環節事關重大。
因此馬寧只好揉了揉太陽穴,找到楊萬里做起了交涉。
而就在馬寧做著交涉的同一時間。
眾人不遠處的一處平地上。
幾位一看就沒有女朋友的科研汪們,正在合力將一臺裝置搬到起落架上。
這臺裝置通體暗灰色,標準的四角外觀,看上去有些像無人機。
不過它的翼展要比無人機寬不少,足足有兩米出頭,正面還安裝著一個類似集束的探頭。
這是一臺脈衝勢能檢測裝置,具備一定的抗風抗干擾能力,是火星探測計劃的一項預置性技術。
這次執行任務的脈衝勢能探測器一共有八架,它們的使命只有一個:
去收集劫雲的相關資訊。
當然了。
作戰部沒指望它能夠堅挺多久,只要能夠正常執行個幾秒鐘,便能算功德圓滿了。
微觀領域就這樣,哪怕只有0.001秒,都能給你截下不少的資訊。
負責這次發射任務的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院士,名叫黃埔東來——別誤會,他不姓黃埔,而是姓黃,名埔東來。(現實有個類似的例子,也是位院士,很有意思)
黃埔東來供職於遼東高能物理研究院,算是東北那塊區域的物理權威。
與當初負責青城山專案的李百安一樣,都是原先有重要任務在身的專家。
這次為了能夠準確分析測量雷劫的相關屬性,黃埔東來便被緊急徵調到了大莫界。
八架脈衝勢能探測器在被安放就位後。
黃埔東來帶著助手最後檢查了一番,隨後大手一揮:
“發射!”
咔嚓——
隨著發射按鈕的按下,簡易起落架的擋板緩緩開啟。
嗡嗡嗡——
八臺裝置發出了低沉而又密集的啟動聲,接著緩緩升空。
考慮到推進器發射可能出現一些不可控的意外,這次指揮部選擇的是自升空的操作模式。
這幾臺探測器不需要承擔返航任務,因此一些部位和能源被除錯成了更適合升空的結構,也就是說不需要考慮工損。
瞭解兔子們的都知道。
一旦某個東西不需要考慮到重複使用、能源消耗而只需要極限功率的情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