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薪火營地,指揮室。
施澤鴻將一份報告放到了林立面前的桌子上,彙報道:
“林隊,第一期職工房已經全部分配完畢了,1243位戶主和家人正在陸續的搬進職工樓裡。
這份是詳細的綜述彙報,您可以看看。
要是沒問題的話就籤個字,我直接去檔案室批存留條了。”
“行,我先看看,施主任你找個地方歇會兒。”
林立先招呼施澤鴻坐下,同時接過報告,翻動了幾頁。
驀然。
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某個欄目上,一臉訝異的抬起頭:
“等等....施主任,怎麼舉報這欄的數量會這麼多?足足五百多條?”
正如林立所說。
報告上有很多專案的細分統計結果,絕大多數的欄目都還正常,或者說與預計的初入不大。
唯獨‘公示結果舉報受理’這個專案上的數字有些不對勁,足足有五百五十多條。
平心而論。
四萬多人的評分工作,出現少量錯漏完全可以理解。
實際上兔子們也做好了容錯的準備——按照既定的模型計算,可能會出現三到五個存在問題的物件。
但五百五十這個舉報數卻也太離譜了,完全超乎了林立和指揮部的預料。
看著一臉訝異的林立,施澤鴻嘴角扯出一絲無奈,解釋道:
“林隊,我們對這五百五十多條舉報進行了一一核實。
發現其中有大約七十多條舉報屬於資訊不全掌握的偏差,也就是概念上的合理舉報。
比如一些工人對於某位熟悉同事的分數有異議,從而向組長反應了相關情況。
最後核查發現被舉報者有其他一些未公開的加分或者減分項,這其實是挺正常的事兒,屬於合理質疑。
但剩下的四百八十多條就不一樣了......
它們都是惡意舉報。”
林立微微一愣,下意識的就想一拍桌子。
但考慮到施澤鴻在場,最後還是選擇收斂了一些。
只見他食指捲曲,用力在桌子上一敲,語氣有些鬱悶:
“這些紅眼病啊,換了個世界也不消停.......”
作為經歷過特殊年代的人,林立對於舉報二字實在有些深惡痛絕。
本土科研領域其實也有不少類似的紅眼病。
有的人找了半天沒找到可以舉報的漏洞,乾脆去舉報論文綜述重複率高你敢信?
綜述那是啥啊?
那是引言,地球上諾獎得主的論文也找不出幾篇綜述重合率低於3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