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某位本土知名小品演員的話來說就是鑼鼓喧天,紅旗招展,人山人海——當然了,前面兩個詞實際並不存在,但最後的人山人海可絲毫不誇張。
就在黃玉勝一步一步與各種肉體近距離接觸的時候,他的耳邊忽然傳來了一聲嘟囔:
“他孃的,這人也太多了吧?”
黃玉勝扭頭瞥了一眼,發現說話之人是個比他個頭還要矮點瘦點的中年男人。
個子估計一米六不到,體重也就五十一二的樣子。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這位瘦小男子像是大海上的孤舟一般,無奈的被人浪裹挾晃動,拼命掙扎半天才能前進一小步。
雖然不清楚對方的名字。
但黃玉勝從其身上淺藍色的工服就能看出,這人和自己一樣,都是腳踏車廠二號廠房的員工。
說不定還是和自己同時進廠的工友呢。
因此黃玉勝一邊向前挺進一個身位,一邊搭嘴說道:
“害,大哥,瞧你這話說的。
都是來看房子的,能不擠麼?誰還不想要有個家啊?”
男子張了張嘴,正準備說話,結果就被人流給帶沒了蹤影。
黃玉勝拉長脖子看了眼。
確定那位工友沒有生命危險後暗自說了聲自求多福,便繼續向前“奮戰”了起來。
沒錯。
正如黃玉勝所說的那樣。
聚集在腳踏車廠通告欄下的這數百人,全都是來看房子的!
大約在去年八月份,也就是雙首牛捕捉戰開始之前,兔子們便對赤縣城制定了一套全方位的發展計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兩個任務:
一是建立工廠,透過引入輕工業協助,進行生產力的恢復以及空閒勞動力的安置。
二便是擴大城池範圍,並且對城池的配套設施進行升級。
前者的效果自不必說。
基本上就是按照七八十年代的老路再走一趟,本土能給你找出200份以上的案例還不帶重樣的。
一個七八萬人的城池加上開卷考要是還得不到滿分,林立他們這群人可以自殺謝罪了。
至於第二點的擴城專案,目前依舊還在進行中。
談不上徹底完成吧,但進度條至少也推進到了一半左右。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幾座附屬村落的建立,目前村落的居民們都已經種上地了。
而除此以外。
其他一些配套工程也陸續在進行著。
比如赤縣城的管道昇級啦、路面升級啦還有配電裝置等等......
職工樓專案也是其中之一,並且還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此前提及過,赤縣城的格局其實很簡單:
魏家以及其他一些小型家族、富庶人家位於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