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它不講武德,也莫名其妙的冒出來氰根離子束這種玩意。
否則單從能量角度上來說,區區破嬰雷劫沒有任何破開晶體場的可能。
至於傳輸雷電、充作漏斗咀部‘管子’的選項
自然是在青城山用過一次的離子通道儀啦!
如果說超算是一切想法的基礎核心與支撐。
那麼在整個計劃中,充當咀部‘管子’的物體則是實戰中最關鍵的一環。
考慮有部分鮮為人同學較為疑惑,這裡再解釋一下為什麼要用超算進行雷電的定位。
一般情況下除了球型閃電,普通閃電的直徑大約在1020厘米——那些閃電直徑五米的都是扯淡,營銷號水雞湯用的。
不過閃電直徑雖然不大。
但在磁感互動的作用下,彼此之間的距離至少都會在十米以上。
而按照此前所說,每輪天劫都有足足九九八十一道閃電。
因此整個渡劫過程中涉及到的區域至少有近千平方米,並且實際情況會遠大於這個數字。
同時由於電荷之間的躍遷效果,每道閃電註定不可能擁有相同的量級。
總是有幾道強點,有幾道弱點。
如果不用超算捕捉,在整個區域都覆蓋上渡劫手段。
那麼兔子們屆時需要考慮的就是數千平方米範圍的超大區域,後續的算力難度需要千百倍不止。
因此只有提前定位到每個閃電的落點以及量級,後續的防禦與引導工作才能夠正常進行。
至於之所以選擇離子通道儀而非傳統電纜,一來是因為鈹離子是陽離子。
它可以透過電子軌道的條件來修正雷罰的電勢差。
就像是一樓到二樓之間有一道樓梯,原先的樓梯有五階,走起來非常費力,每一步跨服都非常大。
離子通道儀的作用便是將樓梯擴充套件成二十階,哪怕是嬰孩都可以慢慢的一步步走完。
傳統電纜雖然也能做到這點,但它需要的長度實在是太長了。
並且哪怕是目前最優質的電纜和複合纜,也很難抗過雷罰這種等級的能量。
鈹離子卻不同,它的穩定性高到驚人。(鈹離子的激發能量可以用FCPC和MCDF計算,DOI:CNKI:SUN:HBNS.0.201604011,這裡就不多費筆墨計算了,總之扛過雷罰很輕鬆)
離子通道儀在青城山天宮的開發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現如今已經是個相對成熟的技術儲備,完全可以在雷罰之中應用。
除此以外。
兔子們在不久前還掌握了另一項新技術——類空間儲能。
不知道還有沒有眾所周童鞋記得。
當初在青城山秘境裡。
兔子們曾經對空間邊界進行過觀測,並且記錄了一道特殊的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