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就是一句話:不考慮凹多面體的情況下,五個點最多構成六個面。”
華君說完拿起筆,在一張空白紙上畫了個圖形,隨後將其推到林立面前: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子,兩個正三稜錐底部重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二面角相等的六面體,並且在內部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
林立看著圖形點點頭:
“這我懂,很簡單的數學知識嘛。”
隨後華君又在紙上再划動了幾下,繼續道:
“兩個正三稜錐重合後的模型中心投影是在同一個位置,內部投影我用虛線來標註。
而當投影虛線化作向量時...老林,你也是理科生,應該知道這是啥意思吧?”
林立思索了秒鐘,答道:
“向量有方向,所以這五個點可以收縮投影到一個質心,代表著也可以由質心處逆向展開,是這個意思嗎?”
華君打了個響指,臉上露出一絲興奮:
“沒錯!
高能物理領域將這種質心逆向量展開稱之為空間散射,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中使用的非常多,咱們的嫦娥號用發動機就是用的這種技術。
這種技術說白了就將五個點以集束或者單體的形式發散,在投影面質點中心按規定好的軌道散開,從而構建出一個最穩定的空間圖形。”
正如華君所言。
這種空間散射技術在航空領域使用率極高,很多時候粒子對撞機也會涉及到相關概念。
看到這,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
這種技術看起來不是很簡單嗎?
就像煙花一樣發出去然後散成滿天星不就行了?
很可惜,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認知。
逆向量空間散射的關鍵並不是說質心點能散開就完事了。
而在於散開後的幾個向量箭頭能不能成功的抵達既定位置,從而構築出一個五點六面的標準組合體。
也就是俗稱的二面角都相等的六面體或者正紡錘體。
這種正六面體形成的空間非常穩定且均衡,因為正三稜錐的球心在其高上,透過向量軸傳遞的物質或者能力可以完美的收放。
目前國際上掌握五點六面空間散射技術的國家只有六個,兔子老鷹和毛熊位列前三,其中毛熊靠的還是其祖輩的蒙陰。
老鷹比兔子們在這塊領域要走的遠一點,目前兔子們的極限是20公斤累重物噴射39.6米,而老鷹已經突破45米了。
不得不說,在航空這塊領域,咱們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不過好在近些年咱們的追趕速度很快,相關領域的突破進度大約是老鷹的1.31.5倍左右。
而這一領域的前端壁壘是70米,70米內並不存在所謂越往後越難的情況,所以兔子們想要追上老鷹的身位並不是什麼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