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選定了九處疑似具備煤炭資源的標點,最遠與最近的兩個標點跨副達到了120公里。
當然了。
這些標點中是否存在煤炭,還需要對地質層進行分析。
畢竟煤炭由於形成年代久遠的緣故,地質層是比較特殊的。
在之前的四個標點中,雷文俊團隊很遺憾的全部空軍了。
此時他們所處的位置是第五個標點,在所有九個標點**礦機率排在第三位。
“喻教授,架立人工震源和檢波器,用折射法進行地質填圖。”
喻守直抹了把額頭細密的汗珠,此時他的襯衫早已溼透了大半,聞言點點頭:“好,我這就去辦。”
這次雷文俊團隊採用的是地震勘探,也就是利用地下介質彈性和密度的差異,透過分析地底對人工激發地震波的響應,推斷地下岩層的性質和形態的一種物理勘探方法。
這種勘探方法比鑽探法要簡單一些,不過對人工震源的裝置要求很高。
二十分鐘後,多個電能震源和幾臺檢波器被架設完成。
喻守直走到雷文俊身邊:
“雷所長,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為了保證結果準確,咱們這次使用了共反射點多次覆蓋法,一共設立了三個R點,共計十五臺自己。”
雷文俊點點頭,黝黑的臉龐上滿是鄭重,他下令道:
“全體人員退至安全距離,倒計時三百分鐘!”
五分鐘後,人工震源啟動。
很快,聲波從多點發出,同時傳入地下。
片刻後。
三點十五道反射波自核心R點反射回地面,被檢波器逐一收集。
技術員迅速收攏資料,並且就地開展了巖性判別。
“實部折射率1.64,虛部折射率0,巖性可以確定為黏土!”
“實部1.923、虛部1.968,這是礫岩岩層!”
“發現未知反射率岩層,從波段折射率來看......似乎有些類似頁岩!”
一項項資料包出。
忽然,有一位技術員大聲叫了起來:
“報告!實部折射率1.73,虛部折射率....0.35!!!!”(我算了半個小時應該是1.732,引力按91.4%,有沒有大佬幫忙驗證一下)
情緒激動之下,這位技術員猛的站起身,繃直的耳機線將他的耳機往後重重一扯。
技術員卻彷彿沒感覺到被勒緊的疼痛一般,他激動的對雷文俊喊道:
“煤炭,我們發現煤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