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歷史,怕是除了老太君與幾個老臣外,知曉的人並不多了。
“先帝欲借都城被圍激發武人血性,一舉扭轉文官強而武將勢弱的局面,奠定我乾國江山萬年。”
可惜,天妒英才,先帝操勞過甚半途而薨,功虧一簣。”
老太君緬懷先帝,半晌才道:
“當年局勢看似危如壘卵,實則我乾國邊軍、禁軍尚有一戰之力。
而遼國,也絕不會坐視景國吞併乾國。
老太君說了許多,有些失神的朝譽王問道:“先帝當年評價皇上與譽王,說才幹、謀略,衡兒甚至比沐兒更長,但君王氣度,衡兒不及沐兒多矣。”
“氣度?哈哈哈哈……君臨天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便是王者氣度!”
譽王怒極而笑,好半晌方才收聲:“只可惜,他看不到了。”
“譽王何忍乾國數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向死而生。”
武衡眼裡有熾熱的光芒,眼中跳躍著的火把倒影燃燒著,“道不同不相為謀。”
兩人都沒了談興,現場沉寂下來。
談崩了。
楚墨想了想問道:“譽王帶著這許多士卒攔路,卻不知意下何為?”
“求一封書信。”
武衡看向老太君。
“定遠軍,王猛?”
楚墨頃刻間明瞭譽王的如意算盤。
這是盯上侯府手頭上最強的戰力了。
“不錯。一封書信,本王恭送老太君離去。待本王繼承大典後,侯府提爵公府。”
“譽王要怎樣的書信?讓王猛聽命於譽王?”
老太君問道。
“王猛那人一根筋,本王到不指望他能倒戈相向。求書信,不過是讓定遠軍固守國門,莫要與榮親王坑壑一氣,亂我乾國根基。”
武衡這話倒是出乎老太君與楚墨預料。
“譽王心中到底還是有乾國的。”
老太君的第一個念頭。
“大局底定後再行打壓?”
老太君的第二個念頭。
事實上,武衡即便不提這樣的要求,老太君也不會讓王猛離開定遠關。
定遠關若失,遼軍長驅直入,再無被切斷後路的危險,則乾國離覆滅不遠了。
“老身答應譽王。”
“劉將軍,你給老太君擬好書信,本王與楚墨還有事要談。”
譽王朝一旁的楚墨開口:“借一步說話?”
“譽王不怕我宰了你?”
拍馬至一旁後,楚墨笑道。
“聽聞你到了宗師境?”
譽王狐疑的看著楚墨。
他從楚墨身上感受不到一點宗師氣息,哪怕是大師級的氣息都感受不到。
“返璞歸真懂不懂?也是,你這連大師級都未達到的人,不懂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