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麼來了?飛燕正打算與相公去尋奶奶呢。”
趙飛燕上前扶著老太君。
“無妨。倒是老身來的不巧,擾了你們小夫妻的情趣了。”
這話令楚墨大跌眼鏡。
素來嚴肅的老太君竟然也開起玩笑來了?
“看來奶奶今天心情不錯。”楚墨笑道。
“奶奶我近來心情都好。”老太君看看楚墨又看看趙飛燕,臉上佈滿了笑意,“看來,秋菊那丫頭沒看
走眼,奶奶我快要抱上重孫咯。”
“奶奶!…”
趙飛燕大羞。
秋菊那死丫頭,果然被她瞧出端倪。
“奶奶放心,重孫會有的,重孫女也會有的。”
楚墨嘿嘿笑著。
有奶奶在旁,他有了農奴翻身把歌唱的感覺。
“奶奶尋我們可是有事?”
趙飛燕岔開話題。
“定遠關飛鴿傳書,說是遼軍這些天調動頻繁,怕是大戰將起了。”
“馬上要入冬了,這個時節定遠關應該快要進入冰凍期了,此時開戰,遼國就不怕吃敗仗,損兵折
將?”
趙飛燕不解道。
“王猛來信,說是有遼軍三路騎兵饒過定遠關入了關山。”
“此時入關山?”
趙飛燕愈發的詫異。
“王猛暫時還不清楚太倉山發生的事,據奶奶猜測,此事多半與耶律仲齊的胞弟被楚墨殺死有關。”“這是復仇來了?”
楚墨摸了摸鼻子說道。
三路騎兵,一千五百人,想要在這種時節穿過關山,還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京都,筒直比登天還難。“也就是說,遼國在京畿附近類似太倉山的所在,不止一個。”
楚墨說道,神情略顯凝重。
讓楚墨憂心的不僅僅是這些遼人、景人無休止的刺殺。
他想起耶律仲達臨死前說的話。
“這樣總是防備著也不是個辦法。素來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天長日久,總會有疏懈的時
候。”
楚墨說道。
“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