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什麼時候成了菜市場了,居然接二連三的來人……”楚墨在心裡吐槽完後不得不行禮笑道:“劉尚書說對了一半。股份制是比連財合本與鬥紐更詳盡、規範、先進的經營模式。
可以說是結合了“連財合本”與“鬥紐”兩種形式後.進一步改進的經營形式。
具體的一時半會我也解釋不清,得空了,我寫下來交予兩位大人檢視。”
“皇上說平思想要開辦工坊,還要收納份子……就是那什麼股權錢?”
劉尚書問道。
早朝過後,先是方子墨被皇上單獨留下,緊接著便是他這個戶部尚書。
“皇上令本官來操辦入股一事,令方大人協助平思完成工坊建造。”
劉炳坤接著說道。
“楚墨何德何能,得兩位大人相助,實在是慚愧又惶恐。”
楚墨放低姿態。
這可是戶部尚書與工部左侍郎,朝廷從一品與二品大員,乾國金字塔頂端的存在。
“平思莫要自謙。”方子墨笑道,“該做什麼,怎麼做,只管說便是。”
劉炳坤點頭附和。
“那我便僭越了。”楚墨拱了拱不再客套。
“還請劉尚書放出風去,就說朝廷打算與侯府共同出資打造三大工坊。
第一,制船工坊。總股本以十萬兩為上限,允許百姓、豪紳以及百官參投。紋銀百兩起投,個人或家族最多允許認領五千兩。
第二,灌鋼工坊。總股本三十萬兩為上限。條件同上。
第三,水泥工坊。總股本二十萬兩為上限。條件同上。
每年年底時會按股權比例分潤一次。
三人籌謀許久,楚墨說的喉晚都快冒煙時,劉炳坤與方子墨才算明白了七七八八。
“以股權話事,選出管事之人,這會不會使得話語權旁落?”
劉炳坤問出心中疑惑。
“所以說,侯府與戶部加起來的持股數必須超過半數。”
楚墨笑道。
“侯府能拿出這許多銀子?”
“侯府以技術入股。”
“技術入股?”
劉炳坤不解道。
“平思的意思是用更好的製作方法換股權?”
“方大人說的沒錯。譬如灌鋼法,投產後能在現在的百鍊鋼基礎上提升十倍產能,煉出來的鋼質地更好,既降低了鍊鋼成本,又提升了產出,就算售賣價格調低點,收益也遠遠好過之前的工坊。
這便是我時常說的,格物致知,格物改變命運。
所以方大人,劉尚書,工部真的大有所為。
那些工匠們,尤其那些在各個行業裡的翹楚之才,才是工部最值得珍惜,最大底氣所在啊。”
楚墨認真說道。
方子墨點了點頭。
“所以,不論是稅改,俸祿體系改革,這些人都應要是收益者,是我乾國重新煥發生機的根本。”楚墨轉頭問道:“劉尚書與方大人覺得我乾國與遼國、景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一個從事農耕有恆產,一個從事遊牧無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