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成婚日久,就連孩子都生了好幾個了,還是與大福晉窩在宮中小小的院子裡住,主子丫鬟那麼多人,簡直都要轉不開身。
饒是這樣,康熙都沒有想過讓胤褆出宮開府。
不知道是因為捨不得兒子,還是不願意長大成人的大兒子離開他的視線。
反而因為胤祺的成親,皇太後不願意讓胤祺成親後一家子擠在窄小的院子裡居住,特意尋了宜妃,與康熙說了開府一事。
康熙外有嫡母的囑咐,內有寵妃的枕旁風,一來二去的,真鬆了口同意了胤祺開府一事。
長幼有序,順帶著,前頭幾個兄長,除了太子,也都能搬出宮去。
這份情,大阿哥不想領,但他從此事之中,瞧到了他這五弟潛藏的作用。
若是這樣的五弟能夠為他所用,為他在皇阿瑪面前美言,想必他取太子而代之的夢想,很快就能實現。
胤祺並不知道胤褆心裡頭的盤算,若他知曉,只會回胤褆兩個字:“做夢。”
先不提胤祺腦子會不會這麼不清醒,捲入奪嫡的爭端之中,就只說胤褆想的那件事,就不可能存在。
康熙對皇太後再孝順,對宜妃再寵愛,也不會允許他們參與政治,更遑論奪嫡大事。
別看康熙爽快答應了讓胤祺出去住,捎帶著也讓其他阿哥得了實惠,但說破天去,這也只是後宅之事。
更何況康熙也心知,他不可能讓成年的阿哥長久住在宮裡,難道規矩體統都不要了不成?更何況年幼的阿哥也在漸漸長大,南五所的院子就這麼多,都要不夠住了。
幾個大些的阿哥搬出去,也是給小的騰出了空地。
反正,康熙最忌憚,也是最心愛的太子,一直在毓慶宮中,康熙的眼皮子底下。
說一千道一萬,胤祺對康熙的影響力,絕無胤褆想象的那麼大。
好在,胤祺還不知曉大阿哥的盤算,他只淡笑著等著大阿哥的下文。
只見大阿哥哈哈一笑,大力拍在胤祺的肩膀上,胤祺微微皺眉,施了個巧勁,從大阿哥手掌下離開。
大阿哥眼前一亮,他最是喜愛弓馬嫻熟之人,見了胤祺的身手,不僅不為胤祺躲開而生氣,反而生出了較量之心,就連不得不向胤祺示好的憋屈之意都消了許多。
他撫掌大笑:“好身手,五弟哪天有空,和我出去喝酒,我們好生比較一番。”
胤祺無語地看著胤褆,他的婚期就在眼前,成親零零碎碎的事情如此多,他每日為了成親之事忙忙碌碌都只嫌時間不夠,就連理藩院都只點個卯便離開,哪裡來的時間與他喝酒。
就他這個為人處世的能力,還想著將太子拉下馬?康熙若將太子之位交給大阿哥,他就不是那個幼年登基,還能穩坐江山的鐵血帝王了。
可能也只有胤褆這樣看不清局勢的,才會心甘情願的當康熙的那把刀。
然而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當人刀者,又如何會有好的下場。
想到這,胤祺對胤褆深深的同情都要控制不住的從視線中露出,他咳嗽一聲,藉著捂唇用袖子擋住視線,含糊不清地說道:“等閑了我去找大哥喝酒。”
大阿哥只覺著成功地與胤祺聯絡了感情,心滿意足地走了,心裡盤算著哪裡的酒香人美,得找個好地方找胤祺去喝酒。
當然,這個酒,一直都沒有喝成。
在胤褆找過胤祺之後沒多久,便開始了接連不斷的喜事。
按著年歲,先是胤祉,後是胤禛,連續兩場親事在兩個月內完成,無論是胤褆還是胤祺,為了這兩場都很是忙了一遭。
再往後,便是胤祺的親事了。
內務府操持了兩場阿哥大婚,早已駕輕就熟,更何況皇太後和宜妃眼不錯地盯著,內務府更不敢從中作妖,一應事物無需多言便準備得妥妥當當的,只等著吉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