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變數二更) 世外之人竟帶來這番變數……
“這賈夫人, 怎麼這麼糊塗!”此時的皇太後如同一個火藥罐,正是一碰就炸的時候,賈夫人的這封摺子, 正好撞上了她的槍口,皇太後黑著臉,憤怒地斥責:“胤祺都已經這樣了, 我不信她就沒有聽過信, 居然敢還敢讓胤祺救她家女兒, 她是不要命了不成。”
說著, 皇太後便讓蘇曼對賈夫人下旨申斥。
宮中的申斥,對貴婦人而言,幾乎可以說是要命的事, 得了皇太後這番訓斥, 日後賈夫人在交際中永遠也抬不起頭。
同樣為了胤祺病情焦心的宜妃侍立在一旁,她乍一見到賈敏送上來的摺子,和皇太後是同樣的憤怒, 但宜妃到底比皇太後多想上幾分,賈夫人在榮國府也是精心培養的,做不出那種不著四六的事, 賈夫人既然敢上這摺子, 想必事出有因。
罷了, 便當作是為胤祺積德, 宜妃暗自想著。
“這可巧了。”宜妃一拍巴掌,吸引了皇太後的注意, 看在宜妃是胤祺生母的份上,皇太後還是給她幾分臉面,神色依舊不虞, 卻也等著聽宜妃的下文:“胤祺之前醒著的時候,問過我好幾次林家姑娘如何,對她可上心著呢,看賈夫人摺子的意思,莫非林家姑娘也病了?”
“是嗎?”皇太後淡淡地問道。
“娘娘,”蘇曼一直不急不緩地語調難得的急切了幾分,她之所以將這個胡鬧的摺子遞寄來,也是有原因的:“奴婢也問了賈夫人,賈夫人說林家姑娘從回去後,便一直在昏睡中,姑蘇城裡有名的大夫不知找了多少個,都說姑娘身子沒有大礙,但就是醒不過來。”
皇太後倒退一步,重重坐在椅子上,同樣的昏睡不醒,同樣的沒有大礙,同樣被擄回來,若說中間沒有貓膩,誰都不信。
“叫賈敏給我滾進來。”皇太後餘怒未消,當即便讓賈敏覲見。
賈敏自從遞了摺子後,便坐在馬車裡,在甄家的大門口等著,眼見著日頭從東邊轉到了正午,溫度越來越高,坐在馬車裡都要喘不上氣來,賈敏終於收到了太後接見的訊息。
“臣婦拜見太後娘娘,拜見宜妃娘娘。”賈夫人臉色慘白,被宮女攙扶著走了進來,全無之前見面時的神采,跪拜之時搖搖欲墜,好似馬上就要倒在地上。
但這番模樣並未讓皇太後軟了心腸,清宮日常,皇太後日日念經聽講消磨時光,對佛教篤信起來,聽著胤祺和黛玉遇見的事情,鎮魘二字浮現出來,這讓皇太後怒不可遏。
“賈敏,你摺子上說讓五阿哥救你家女兒,到底是怎麼回事。”皇太後沒有叫起,任賈敏在地上跪著,她褪去慈愛後的眼神如針一般,清淩淩地刺著賈敏。
“太後明鑒。”賈夫人重重磕了個頭,隨即說起黛玉遇見的怪事。
原來自黛玉被擄走後,賈夫人憂心不已,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眼見著就要大病一場,好在次日收到在外尋找女兒的夫君林海傳信,言說已經找到了女兒,很快便能回家。
賈敏喜得不成樣子,如同在油鍋裡煎熬的心被撈了出來,盼了又盼,終於等回了女兒黛玉。
然而黛玉剛回來的時候好好的,不僅懂事地安慰了賈敏許久,還口齒清楚地和她說了在石頭巷的遭遇,這讓賈敏對五阿哥感激不已,暗自琢磨著要給宜妃娘娘送些什麼東西才能表達她的謝意。
然而到了夜間,黛玉卻突然淚流不止,任如何喊叫也醒不過來。
這讓剛從從女兒找回來喜悅中的林海夫婦如臨冰窖,只擔心好不容易得來的,膝下唯一的女兒也要理他們而去。
賈敏守著黛玉日日啜泣,一應照顧不假人手,卻只能見著黛玉一日比一日昏沉,至於林海,早就不去衙門,除了每日讓人將重要檔案送至家中,便是將全姑蘇城的名醫全找到林府,為黛玉看病。
然而無論是久負盛名的神醫,還是嶄露頭角的新人,所有大夫都對黛玉的情況束手無策,如是幾天後,再請來的名醫便暗示他們為黛玉準備後世,當然說的沒有那麼直白。
但林海夫婦在聽見大夫說,還請主人家準備好白布權當沖喜的時候,他們連站都站不住,跪坐在院子裡,相對痛哭,恨老天爺為什麼要將他們膝下唯一的女兒也收走。
院子裡的下人都不忍心看,正在這時,卻聽見“阿彌陀佛”之聲從門外傳來。
說也奇怪,林家在姑蘇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黛玉的院子挨著賈敏,在後院之處,按理來說街上的聲音是半點也聽不著的,然而這個佛偈之聲卻聽地格外清楚,好似在空中炸開一般。
這必然是得道高僧!
想到這,賈敏和林海對視一眼,夫妻二人想到了一處,兩人互相攙扶著走到門口,指揮小廝開了大門,卻見一個腰間掛著酒葫蘆的癩頭和尚,正對著他們笑。
“阿彌陀佛!”又是一聲佛偈,林海和賈敏聽在耳中,只覺得渾身一陣,靈臺清明,好似累年的迷障都被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