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的樂薇也曾經在港口有過中型的運輸公司,那個時候已經徹底改革開放,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是私人經營。
只不過樂薇的重心在東南亞的紡織工廠上,收購運輸公司只是為了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她的重心沒有放到這方面上,以至於對羊城的海執行業的勢力分佈不算特別清楚,只瞭解一些行業巨頭的情況。
對於中下級別的小公司那是完全一無所知。
但因為時代的緣故,樂薇想要調查一些東西,其實是遠比2005年要方便的。
要是在2005年,她想找到姚天浩,除非跟蹤他,不然沒有別的辦法。
而現在,她卻可以走進一家公共電話中心,和小賣部不一樣,這裡會提供一種叫做電話黃頁的東西。
本質就是一種電話本,按照企業性質對市內所有的企業進行登記,在沒有網路和手機的年代,幾乎每個企業都會進行登記,它相當於一個城市或者地區的企業戶口本。
實際上到了2005年,電話黃頁也沒有消失,只不過改成了網頁模式,絕大部分的企業還是能聯絡到。
樂薇要配合的是另外一種電話本:家庭固定電話聯絡本。
這也是當前時代特有的。
在固定電話還沒有走進每家每戶,也沒有攜帶電話以及傳呼機的年代,如果想透過電話聯絡人,可以打114電話查詢臺,說出對方的名字,如果對方進行了登記,就能查到電話,沒有固定電話的人,像是樂薇這樣,就會登記住所附近的公共電話。
只是這樣的話,就需要確切知道家主的名字。
一般一個家庭只登記一個人的名字,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反正不會登記孩子的。
樂薇不知道姚天浩他家裡人叫什麼,就需要過來翻家庭固定電話聯絡本了。
這裡按照拼音首字母分頁,再按照姓氏排列,樂薇只需要翻到Y那頁,找到姓姚的就好。
有接線員盯著,她肯定不能拿出紙筆把所有姚姓電話都抄下來,接線員也不是傻子,她這樣做了,人家一看就覺得她有問題。
不能抄沒關係,樂薇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記憶力記住。
這也是隻有她能做到的事情。
離開公共電話中心後,她又竄進一家小賣部,買好了本子和筆,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有普及開公共電話亭。
樂薇先找了一家小旅館,開了房間進屋把腦子裡記錄的電話號碼都謄抄出來。
畢竟她只是按照影象去記憶,這樣最快也最方便,但如果不快些抄下來,要忘記也很快。
這家公共電話中心收錄了整個港區所有登記過的姚姓人家,樂薇先把電話號碼一致的挑出來,這些基本都是登記的小賣部的公共電話,一般後面也都會加一個“轉”的備註。
姚天浩家裡自己開船運公司,不會連個家庭電話都沒有。
當然如果手裡的都打完了還沒找到,她也會打這些試試。
比較難辦的一個點還是樂薇要用哪個電話。
她沒有選擇在港區打,而是去了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