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薇看來,這簡直就是一個惡性迴圈。
只給男性分地,各家要保住自己的地,想過得好一些,就只能拼命生男孩,像是樂家這種一胎是男孩,二胎是女孩就不生了算運氣好,大部分都生生生個沒完,尤其當時國家的政策也是鼓勵生育,生得多還給英雄母親的榮譽。
可是生得多也得養得起啊,孩子喂西北風可喂不大,得吃飯的!
豐樂村的地本來就不怎麼長莊稼,再碰到風不調雨不順,就算有國家救助,餓死的情況也不少見。
村子裡之所以定了十六歲以上的男性才能分地,就是以前發生過按男孩分地,結果男孩夭折了,人家不肯還地,還差點出了人命的事情。
先保證你家孩子能活過十六歲再分地吧!
樂薇和村子裡的人處得都不錯,也得摸著良心說,豐樂村的民風質樸中,有一部分只是因為太窮了,窮到幾乎沒什麼值得鬧起來的利益了,反而團結一些,互相幫助,活下去的機率還大一些,久而久之,鄰里可不就是和睦了。
和睦久了,已經成了習慣,就算手頭開始寬裕,也不至於立刻性格大變。
紀鳳和樂薇都分不到田和地,她們沒有羈絆,說走就走。
樂東走了,就徹底不再是豐樂村的人了,她們以後再說回老家,指的就是羊城這一處屋子了。
就算回豐樂村,也是看望桂家喬家這些老鄰居。
樂家那塊宅基地,村裡肯定是要收回的,不過桂芝回去還沒有分房子,喬家倆兄弟都四十多了也沒分家,加上蓋房子的錢也都是這兩家出的,估計是要拆分給兩家。
“東東,你可想好了,一旦落了戶口,從此就不再是豐樂村的人了。”
樂薇這話其實不是在問樂東,樂東肯定不會回去種地,她主要是在問紀鳳。
紀鳳對豐樂村的感情很複雜。
她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生兒育女。
要說樂方平好不好,那是真的好,她現在心裡還沒有忘記亡夫。
但要說在豐樂村生活的好不好,那也是真的不好。
“人都要往外走,總是惦記那些地,只會耽誤東東和你,再說村子總還是要回去的,你爸和你爺爺的墳都在村裡,過年怎麼也得回去燒香,又不是和村子斷絕了關係。”
既然紀鳳拍板,一個落戶名額就給了樂東。
另一個自然要給董永明。
這是樂薇答應董湘的,要給董永明落戶羊城,讓他上羊城的幼兒園,再上羊城的小學和初中,享受鎮子裡給不了的教育環境。
董湘從來沒有那麼慶幸過當初進城的決定,如果不是那次認識了樂薇,現在她還被矇騙著,和陸娟倆人撕扯呢!
跟著樂薇,現在連兒子的戶口都搞定了,這次落了戶口,她的陽陽……不,明明就徹底是董永明瞭,再也跟他們老鄧家沒關係了!
三個戶口,拋去樂薇,還剩紀鳳、董湘和於素蘭三個人。
樂薇想把最後的戶口給於素蘭。
她和董湘不同,董永明在,董湘就在,母子倆是一體的。
於素蘭沒有老公也沒有孩子,雖然一直跟著樂薇,也賺了不少錢,但本質上不還是身如浮萍,無所依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