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玭川的臂力比不上樑青闈,選了個兩百斤的石頭,梁青闈倒是同百里莫渝一樣選了個三百斤的。
三人都成功地舉起了石頭,所有人考試完畢後,武舉考試也就告一段落。
掇石結束後,武舉考試中武的方面就結束了,但接下來還有文的選拔。
武舉考試的文方面自然是比文舉要簡單很多,但是還是要考武經和兵法等等。
有夏的科舉還在按部就班地繼續,南詔的登嶽節也依然如火如荼地進行,臣民的興致絲毫沒有因為規則更改而減退。
一日之間,一座百米高的木架子被建了起來,這個木架子依著玉龍雪山而建,最上面連線著玉龍雪山上一個平緩的地面,這就是新的高臺比武場。
比賽分三天進行,最終依然由奪旗幟的數量定勝負,但這次只有三個旗幟。
而且重歸單人賽,不再組隊上場。
由抽籤決定上場次序,每場上十人,計時一刻鐘,最後拿到旗幟的人晉級。
辰時,第一場比試開始。
一聲令下,十個人衝上木架。
圍觀者眾多,眾人只見那十人如猿猴一般攀爬上了木架。
不過四分鐘,就有第一個人爬到了頂端拿到了一面旗幟,這個人輕功非凡,所以最快上得頂端。
但是拿到旗幟並不代表他就算贏得比賽了。
比賽長達十五分鐘,便是考驗速度與武力值。
旗幟所在的地方為九十米,九十米到一百米之間後面的人還可以來搶奪。
三面旗幟皆被人拿到手,依照規定,到百米高臺後,後面沒拿到旗幟的人就必須退出比賽。
而拿到旗幟的三人將會在高架上那個玉龍雪山較為平緩的坡地進行比武淘汰。
如此安排大大降低了參賽者受傷的機率。
但是九十米到百米這段爭奪旗幟是很危險的,一旦掉下去,若沒有人接住,很可能當場死亡。
但是搶到旗幟的人基本不笨,旗幟到手後就會飛快爬上高臺,以此避免失掉旗幟。
比賽安排了許多南詔輕功高手,等著救下那些不小心掉落的人。
第一場比賽唯有一人的旗幟被奪去,隨後拿到旗幟的三人開始比武。
這片坡地上已經畫了一個圓圈,出圈的人立即算輸。
總計時一刻鐘後未出圈且手裡依然有旗幟的人就贏了。
但這個規則出了漏洞,第一場拿到旗幟的三人是真的在打,而後面接連兩場出現了假打。
因為他們想著既然只要最後旗幟在手便可晉級,那麼比武便可做做樣子名存實亡,只要上了高臺,穩住不出圈就行了。
於是第三場後規則作了修改,三人最多隻能有兩人晉級,至於是不是其中有兩人關係好,聯起手來將另外一人打出圈,那就無人管了。
玄祁先於蒙子譽上場,他的輕功在南詔算是數一數二的,基本沒幾人比得上他,只見他靴尖蹬在木架上微微借力,身形一閃便躍了十來米,輕輕鬆鬆就上了高臺,竟甩了後面的人整整一分鐘的時間。
後面兩人拿著旗幟跟了上去,看著玄祁臉上那彷彿志在必得的笑意,不由得心慌了,腿打起了哆嗦。
隨後這兩人對視一眼,竟然瞬間達成了默契,預備合力將玄祁打出圈。
玄祁看出了他們的想法,挑眉道:“來吧,你們一起上。”
於是兩人揮拳而上,玄祁輕功快腳也快,一個轉身,直接閃到了他們後面,而那兩人蓄積的力道沒有發出去,向前了好幾步,還沒反應過來他們要打的人去了哪裡便被玄祁一人一腳先後踢出了圈。
可算是最快結束的一場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