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東方二) ……
希羅多德和克洛伊隨著各國使臣一同進入大明宮, 心中充滿了期待與敬畏。他們穿過長長的宮道,兩旁是身著華麗鎧甲的禁軍,手持長戟, 目光如炬,顯得威嚴無比。
進去太極宮,站在殿外, 裡面金碧輝煌的裝飾讓希羅多德和克洛伊目不暇接。四壁懸掛著精美的絲綢帷幔, 地上鋪著柔軟的地毯, 每一步都彷彿踩在雲端。大殿中央, 群臣分列兩側,身著朝服,神情肅穆, 看著他們議論紛紛。
隨著一聲鐘響, 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希羅多德和克洛伊屏住呼吸,只見一位身著龍袍的女子緩步走上禦座。她頭戴冕旒,眉目如畫, 氣質雍容華貴,正是大明的女帝。
各國使臣以羅馬與安息為首,他們依次進入大殿, 劉瓊看著他們, 羅馬與安息的模樣與後世西方人差不多, 他們穿著的衣服很有希臘風, 都是絲綢。
希羅多德趁著使臣們說著官方吹捧的詞,大膽看向大明女帝, 心中震撼不已,他一路聽過這女帝的故事,她帶著子民推翻了大漢, 建立了大明,又令大明繁榮昌盛,他以為他會看見一位威嚴的老者。
卻不想大明的女帝,如此年輕,如此美貌,還如此強大富有。
羅馬的使臣也是這麼想的,他的誇誇誇譯員翻出來,殿上諸臣都冒了火氣,什麼登徒子,這麼不莊重,誇陛下德威宇內便是,怎麼還輕浮誇上了外貌。
劉瓊哈哈大笑,“番邦不知國內禮節,無妨,無妨,羅馬與安息既願與大明互通有無,禮部,”
荀彧出列,“臣在。”
劉瓊看向他,“禮部便招待這些使臣,回程之時賜與金帛禮物。”
“諾。”
熙元七年六月,羅馬的使者與大明建立初步聯系,百官們也終於知道絲路另一頭的羅馬是什麼樣子。
長得很難形容,他們以前編排孫權紫發碧眼,結果世上真有紫發碧眼,鼻如鷹鈎的人,天啊,他們居然是人。
輪到希羅多德和克洛伊時,他們顯得有些侷促。謝衣走上前,“陛下,這兩位是來自遠方的學者,他們對東方的文化與智慧深感仰慕,特來求學。”
劉瓊點頭,很好,留學生都有了,目光溫和地看向他們,“既是學者,便是我大明的貴客。朕願你們在此學有所成,將來為天下蒼生謀福。”
希羅多德和克洛伊連忙行禮,心中激動不已。他們沒想到,東方的女帝竟如此平易近人,絲毫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子。
克洛伊眼睛有些濕潤,東方是一個如此尊重學者的地方,每個知道她是學者的人,都對她尊重客氣許多,在羅馬,她是個被殺也激不起水花的奴隸。
這世界上,東方大國如此昌盛與文明。
大朝會結束後,希羅多德和克洛伊隨著謝衣回到了親王府。一路上,他們還在回味著剛才的場景。親王府裡其他學者圍上來,問他們,克洛伊將所見所聞敘述出來。
希羅多德感嘆道,“東方的文明真是深不可測,女帝的智慧與氣度更是令人折服。”克洛伊點頭附和,“是啊,我們在這裡一定能學到許多東西。”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二十幾天外邦人開始了在洛陽的學習生活。他們每天清晨便前往學校,與洛陽孩子們一起學習漢字和東方的經典著作。雖然語言不通,但他們憑藉著對知識的渴望,逐漸掌握了基本的讀寫能力。
在學校裡,他們不僅學習了《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還接觸到了東方的農學、天文學和醫學知識。
希羅多德對東方的哲學思想尤為著迷,他常常與老師們討論孔子的仁義之道和老子的無為而治。
克洛伊則對東方的數學與醫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跟隨一位老中醫學習針灸和草藥知識。但數學老師比較高冷,下課就走,完全不理他們,也沒有交流的慾望。
數學老師看見他們就煩,他就一教小學數學的,他們的問題他聽都沒聽過,神經病啊,刁難他做什麼?
閑暇時,他們也會在洛陽城內四處遊覽。洛陽的繁華讓他們目不暇接,街道上商鋪林立,行人絡繹不絕。他們品嘗了各種美食,欣賞了歌舞和雜技表演,甚至還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廟會。每一次的經歷都讓他們對東方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洛陽大劇院的票,他們至今也沒搶到一張,但他們聽說過那些浪漫的故事,直到有疑似大劇院的小劇院開了,雖然沒有大劇院那樣都是宮庭樂師,但也是全新的浪漫體驗。
這裡的娛樂可比羅馬的角鬥場好玩文明多了,怪不得潞親王說羅馬有些落後,他們知道這世上,原來沒有奴隸,會這般繁盛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