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快步走進長樂宮。
老太后歪在榻上,桌上擺了許多細巧的茶食,早就在等蕭稹回來。一見蕭稹穩穩重重地走進來,英氣十足,後邊謝瀾和蘇婉亦步亦趨地跟著,不由得想“真有點王上的樣子嘛!”
蕭稹朝上請了安,老太后趕快拉他坐在榻上,問長問短“好孫兒,天這麼冷,沒著涼吧?一天也沒怎麼吃飯,我給你準備了好些點心,撿愛吃的多吃點。”又囑咐蘇婉道”快把那件墨色貂裘找出來給王上穿——聽李慧說,你今天辛苦拘了一天,表現很好,你是逍遙慣了的,難為你了!“
李慧是六宮都太監頭,太后的心腹,此刻也湊趣道”誒呀呀!那麼多人,那麼大排場!我跪在旁邊心裡都打顛顛。全虧了王上是天命所歸,真龍庇佑,才鎮得住,體體面面的,把事給辦了!“
蘇婉取出墨色貂裘來,給蕭稹披上。蕭稹走到鏡子前照了照,很合體,走到老太后面前給她看,說”這貂裘穿上很好,謝謝祖母。“
老太后見事情辦得妥當,衣服也合體,心裡也舒坦。趁著老太后高興,蕭稹忙說”祖母,有件事孫兒想求你答應。“
”說來聽聽。“老太后喝了一口茶說道。
”孟子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唐太宗也曾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現在雖是王,卻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百姓。讀那些聖賢書雖好,但也是紙上談兵罷了。孫兒想有機會親自去外面走走,瞭解民情,看看外面的風雲變幻,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啊。“
”你這是想微服出訪嗎?“
”正是。“自蕭稹重生以來,就沒有到宮外去過,簡直要把他憋死了。何況,根據他兩世的經驗,高手在民間之句話可不是白說的,說不定能替他解開當前的難局。
”可以。“老太后向來是個開明的人”只不過,一是不能耽誤朝堂和課業,二是得讓蘇婉和謝瀾跟著,他倆辦事妥當,影衛也要派幾個人跟著,保證安全。我也放心些。“
”這是自然,謝謝祖母。“蕭稹陪著老太后又聊了會兒閒話,看天色黑了,才回寢宮歇息。
望著蕭稹遠去的背影,李慧站在老太后身邊笑說道”奴才瞧著王上沉得住氣,跟老祖宗閒聊這麼久,曹庸為難他的事愣是不跟您抱怨,哪像是十五歲的孩子?“
老太后捻著佛珠,低著頭說道”他現在是大齊的王,自然不能像個孩子一樣了。“,又嘆了口氣”難為他了。“
蕭稹帶著蘇婉謝瀾和一班侍從往自己的寢宮走,只見下午被打的小太監在宮門口轉悠。
這小太監也是蕭稹的貼身太監之一,平日裡也是與蕭稹戲耍玩笑慣了的,哪裡受過這樣大的委屈,後來又聽到了曹庸和胡斐的對話,雖然不太明白,卻也知道說的是對主子不好的事。便想著趕快告訴蕭稹。
聽了小太監的報告,蕭稹寬慰了他幾句,又賞了些銀子給他,讓他回去歇兩天。小太監拿著賞錢樂呵呵地回去了,寢宮裡只留下蕭稹,蘇婉,謝瀾幾人。
”輔國公蕭言,泰恆裕侍郎,洛世或與曹澤交好,或是曹澤的門生。這些人聚到一起,莫不是好對王上圖謀不軌?“小太監前腳剛走,謝瀾後腳就迫不及待地說道。
”對我圖謀不軌那是那麼容易的事,曹澤已是富貴之極,即便要造反也要細細想想。不過,他們湊在一起,絕不是什麼好事。“蕭稹吩咐道”榮軒,派幾個影衛監視曹府狀況,有情況就告訴我。“
”是。“只低低一聲,幾個影子散了開去。
”各懷鬼胎啊。“蕭稹想道”先看看你們怎麼下這盤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