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0章,清談 (1 / 2)

唐安南說:“我知道,他們已經在這地下盤根錯節,屹立了數百年,想憑我們單人的力量的確不能分化她們,但是……”

蕭蘭佐阻止了她的話,說:“但是什麼?知酒你剛回來什麼都不知道,這個我不怪你,你雖然瞭解了不少慶都的往事,也能在這裡將這天下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你要明白。”蕭蘭佐端坐時有一種開始清談的意思,他現在並不惱怒,甚至非常平靜,說,“慶都風雲天下,四將鎮守八方,八城護衛青雲,盤根錯節,一直以來,霍家藉助母親的優勢,與陸家是相互掣肘,秋獵場上陸家雖然呈現頹敗之勢,霍家佔據上風,但是安南你看出來了嗎?你們贏了嗎?”

霍長澤捏緊了酒杯,唐安南眼色晦暗不明。

窗外天色已暗,屋內沒有點燈,唐安南臨窗而坐的影子顯得很瘦,蕭蘭佐說:“很快你們就會察覺你們面對的不只是一個陸家。”

或許從一開始還能夠安慰自己她們要的是什麼,可是到了後面之後,就會明白她們想要的遠不止這些。

蕭蘭佐說:“如今的太后是藉著榮德皇后才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當初他只是後宮的一個小嬪妃,甚至都沒有被玄帝注意到,太后身後跟著的陸家不過是一個偏房,當初不知為何在爭奪一樣寶物的路上,榮德皇后失去了原本的一切。可是榮德皇后並不在乎,後來入了宮,做了皇后母儀天下,也並沒有將自己母家發揚光大的意思。”

因為那個時候陸家大部分有才之人,早已分佈在青雲境內大大小小之處。

而偏房一脈卻因為缺少本家的資源,培養出來的人都是些目光短淺之輩。

如今的太后靠著也是榮德皇后賜予的榮耀,可她卻殺害了榮德皇后,明月公主並非不知曉此事,只是苦於找不到證據,再加上當時賢王李禎入贅,他必須要幫李禎脫力梁國的關係,乃至於後來一直未得機會找到證據。

“後來太后發現母親在扶持東宮太子。”蕭蘭佐說,“太后好不容易把控的後宮,把控的陛下,將自己本家的人安插在六部大大小小的地方,將自己的眼線擴散至全國,怎會允許母親將東宮太子扶持起來。眼看著玄帝身體即將垮掉,這遺詔乃至更為重要。”

明月公主知曉太后在做什麼,正要透過東宮太子對太后發難之時,太后居然利用陛下,將賢王李禎派出去抵禦邊沙三十六部,十萬將士都在天坑鷹獵死無葬身之地,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十萬人為何在那裡死的連屍骨都不剩。

後來是離北還有烏蘇兩邊派兵,這才抵禦了邊殺三十六部的入侵,才保住了青雲的血脈。

隨後玄帝駕崩,一群皇子公主不知道是在爭鬥還是在逃亡,東宮太子被謀逆之名,劫殺在東宮之中被大火燒死,明月公主自己在大火之中產子,青雲從未遭此劫難而這一切都只是因為一個太后。

唐安南聽完所有的故事之後,並不覺得這一切單單只是憑藉一個太后就可以做到,但事實上就是因為她才開始了這一切的悲劇。

所以即便不承認,源頭就是太后。

“天坑鷹獵裡面的人全都死了,十萬將士如今都還死於他鄉,這場兵變並沒有結果。”霍長澤匿在昏暗裡沉默少頃,“那你知道了,你不會也篤定是他們做的吧。”

“你是不是查到什麼了?”唐安南問。

“這就是我不想你參與進來的原因,”蕭蘭佐說,“其實我把這場兵敗案翻來覆去的看了不止一遍,我一直在追究這件事情究竟是從哪裡發生的,源頭是誰?後來發現這其實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左右的,而且在這場兵敗案的到今天也沒有人能想明白。”

霍長澤說:“為什麼?”

“為什麼?”蕭蘭佐苦笑,“你也來問我為什麼?當初賢王李禎的罪名是什麼?舉兵謀反!理由呢?舉兵謀反這樣做對母親還有他有什麼好處?他有沒有想過明月公主還在慶都,如果有人拿明月公主來威脅他,一切都沒有意義。荏汝兵敗之後,屠城死了四萬人,只是一時,可是後續接踵而來的難題,還有空缺了許多年的稅銀該怎麼解決?人口怎麼回遷?田地如何重新規劃?被屠盡的城鎮又該怎麼修補?有沒有想過這筆銀子國庫承不承擔得起?所以那裡又成了國之窟窿,最難的還是重建守備軍,死那麼多人沒有足夠的兵力,他還是會被擊破,這裡還是一個漏洞,難道要一直靠著離北烏蘇煙臺的援兵嗎?她們又能夠支撐到多久,這個地方不是件小事,皆關乎著慶都的安危,這些問題在兵敗之前難道沒有人想過嗎?還是有人已經想到才決定這麼做的。他們興許不是主謀,但是這件事情沒有他們的權勢依舊做不到。”

蕭蘭佐盯著唐安南的眼眸,十分堅定地說:“我們的父母只是這場陰謀的犧牲品。那些殺手,想要得到的就是母親手上的東西。”

可是其他背後的人想要的卻是吞併這個青雲,又或者想用這樣的手段,將青雲把控在手心裡,讓他動彈不得只能為他所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