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他就差一步......
“哈哈哈哈!”公冶寒毫不掩飾地大笑起來,笑了幾聲又戛然而止,冷下臉來說道,“既然平王都這麼說了,那依法處置吧。”
“陛下,不可啊!”華堯佐上前一步說道,“中書省參宴的有二十名官員,如果全部革職,那整個中書省不就空了嗎?”
公冶寒恍然大悟,道:“哎呀,華尚書提醒朕了,不過朕記得參宴名單裡少了知制誥,知制誥何在?”
“微臣在。”知制誥石延年從角落裡走出來回應道。
公冶寒向前傾身,資本家一樣地問道:“朕問你,如今中書省就靠你了,你能一個人幹二十個人的活兒嗎?”
大乾開國至今只有兩個連中三元的人,一個是華容修,另一個就是被稱作“錦繡文章”的石延年。
他二十歲入仕,二十二歲被華容修的父親提拔到中書省任知制誥。因為文章寫得太好,所以很多官員在被任職升遷的時候都希望能由他來執筆寫委任詔書。
知制誥的位子,他一待就是十多年。
此刻,他面無表情,淡然道:“臣可以。”
大殿裡瞬間炸開了鍋。
“這怎麼可以?”
“怎能如此......?”
“從來沒有這樣的先例......”
公冶風道:“陛下,我朝從來沒有這樣的先例,中書省至關重要,怎能只留一個知制誥呢?”
尤其是這個一直沒有向他投誠的石延年,更不可以!
公冶寒卻作為難狀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戶部尚書鄭方孔應道。
“朕問你,國庫現在還有多少錢啊?”
皇帝冷不丁地問這麼一句,所有人都不解。
“額......”鄭方孔比公冶寒看起來還要為難,“修園子花了三百萬兩陛下上次,建高臺花了一百萬兩上上次,建摘星樓花了......”
公冶寒一拍桌子:“你哪兒那麼多廢話?就直接說還有多少錢?”
這鄭方孔到底是站哪頭的?
鄭方孔垂首道:“一分也沒有了,陛下。”
“一分也沒有了?那下個月官員的俸祿怎麼辦?”公冶寒質問道。
鄭方孔:“額......臣也沒有辦法呀這個,先欠著吧不行就......”
大殿裡又炸開了鍋,眾人圍著鄭方孔瘋狂輸出:
“怎麼可以這樣呢?”
“我一個月才多少俸祿啊......”
“鄭尚書,你這個戶部怎麼老是虧空啊......”
鄭方孔擺出一副“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樣子,死豬不怕開水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