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子看著站在人群中央熠熠生輝的房玄齡想。
這世間竟有人能夠一出現問題,略微思索就能得出答案??
魏徵嘆服,只覺得這人不愧是房相,撫手贊道:“此確實是可行之計。”
房房玄齡對魏徵的贊賞回以一笑:“人才充足後,做下面這些事情才方便。”
眾人對房玄齡接下去的話,充滿了興致。
房玄齡嘆氣:“接下去的點,是非常大的點。”
他默默從自己的袖中拿出一個正方形的東西。
翻開它。
這個東西眾人很不熟悉,因為他們這輩子也沒見見過這種材質的玩意兒。
但這個東西眾人也很熟悉,因為上面寫滿了他們秦朝的文字。
房玄齡道:“諸位大人可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個東西叫紙?”
“可知道什麼叫做造紙術?”
“雕版印刷術?”
“或許可知道什麼叫做小報?農書?教化之書?”
“如果這些不知道的話,房某不才在遊行秦朝途中收集了一些東西做出了出來。諸位或許可以同時欣賞下能讓百姓免於擔水,能晝夜不休,照顧百畝無憂的水排、牛排、筒車,耕地便捷之曲轅犁,廉價僅六天可成的紅磚製法。”
房玄齡在向皇帝請示能否把放置在偏殿的東西提上來。
但在場的百官們已經轉不動腦子了,他們疑惑,他們不解。
為何上面那些詞彙都是大秦字,但他們卻理解無能。
趁著水排、筒車、曲轅犁、紅磚等物件還沒上來,房玄齡拿在手中的紙張已經先被在場的眾人瓜分殆盡了。
蒙毅把那紙張拿在手中,迷惑問道:“此物與帛書有些相像卻不是帛書,這是什麼?”
輕盈如無物,上面卻也能寫字,比竹簡方便數百倍!那一大疊書籍在房玄齡手中的厚度和重量還沒一指厚!
淳于越的手在顫抖,他問房玄齡道:“此物造價是否高昂?取材可還方便?”
房玄齡絲毫不介意他們的問題多,他道:“此物造價只需要一個東西。”
眾人屏息凝神:“何物?”是那高昂的蠶絲?還是棉麻?
房玄齡道:“竹。”
“竹?”
眾人的頭上冒出疑問:“竹?是我等認識的青竹嗎?”
“就那種雨後放下去,沒過多久就能繁衍出一大片的竹?”
眾人迷惑,廉價的青竹和他們手上這個東西有何關聯之處?
但蒙恬可不管這些,他道:“我懂了,應當是竹經過一些工序能夠製成紙張,就如同我們的竹簡一樣。”
那問題來了:“與竹簡相比較,這紙張會不會很難製作?”
房玄齡覺得這個問題口頭上回答有些廢人,直接把一開始就準備好的圖片拿出來道:“比起竹簡的製作,紙的製作簡單點。”
他拿出一張長長的紙展開,向眾人展示何為造紙術。
大幅的畫面把造紙術的流程展示的淋漓盡致。
眾人看到了匠人把一大堆的竹子浸泡在水中再一起處理成水狀,到最後篩出紙張。
看到那一張張的紙張被篩出晾曬,眾人只覺得自己的心在砰砰亂跳,因為他們發現能夠大批次造紙。
廉價。
批次。
那代表只要時間緊湊點,他們一年就可以造出許多許多的紙!
房玄齡道:“紙張非常適合教化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