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沒有再說什麼,只是他拿出懷中早已準備好的書冊,遞給李世民:“此乃大糖總賬,陛下請看!”
嘴巴沒有說什麼,但眼底的期待和驕傲之情那真是滿溢而出。
李世民也遂了張亮的願,拿起賬本開始看了起來。
如果方才箱子裡的賬本所呈現的盈利算是可觀,那這本小小冊子上所寫的盈利,那真是駭人聽聞。
給李世民一種,他已經盡力把世間所有錢財皆聚在一起的既視感。
李世民:“……”
李世民感慨:“朕雖窮,但朕的臣子真是一個賽一個富裕。”
時常關注李世民身邊見聞的張亮自然知道李世民說的是誰,他笑道:“陛下的錢財也富裕,只是陛下自穿到秦朝以來,所為所求皆是為國為民,為此縮衣減食,做天下表率,從不為自己考慮。臣等能賺得此錢也賴陛下,陛下所為是因,臣所為真是果,相輔相成。”
想到這裡,張亮臉上笑道:“陛下現在所看到皆是陛下曾經種下的善因。”
李世民淚目了,可不是,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真就是因為他曾種下的善因。
“對。”
李世民道:“吾等能死後不入陰曹,正是因為曾經種下的善因。”
不是隻有他種下的善因,還有隨他而來的這些臣子。
就連大秦的百姓也種了善因,他們努力想活著,秦始皇也種下了善因,因為他是始皇,他結束了封建,建立了中央集權制
張亮沒想到李世民也說到他。
不過這是真的,不是嗎?因為他們曾經的努力,創造了治世才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
不過……
張亮很疑惑,他為何也來了?
是整個貞觀朝的臣子都來了嗎?還是因為什麼?
這麼想著,張亮也就這麼問了出來:“陛下,您可知我們為何在這裡?難道是整個貞觀朝的臣子皆來了?”
貞觀朝的臣子皆來了,這可不是什麼小事,要知道一朝的臣子可多了。
那來到這裡的臣子到底是什麼標準?
誰都可以來了?
誰都可以?
就連他張亮這種背主的東西都可以來?
這件事情張亮疑惑很久了。
難道……
是因為……
他曾入駐淩煙閣……?
張亮心中不由得期盼,難道和淩煙閣有關,他被上天視為入過太廟之人。
不過轉念一想張亮又把這個可能性推翻了。不可能,他背主之後,太廟之地位定然被撤,那為何他還在這裡?
張亮疑惑了。
李世民曾經也為這件事情疑惑過,不過當這些臣子一個個出現之後,他倒是能夠猜測出為何他的臣子能夠過來,也能夠猜測出到底是哪些臣子能夠過來。
李世民如實說出自己的猜測道:“此時朕與其餘臣子曾猜測過,能夠穿越到這個世界的臣子,可能就是名流千年的淩煙閣臣子。”
猜測得到證實,張亮瞳孔震驚,道:“前淩煙閣臣子也能連帶著穿?”
李世民被張亮這個新穎的說辭給說懵了,他道:“嗯?前淩煙閣臣子?”
“淩煙閣何來前淩煙閣臣子?”
張亮也被李世民的話給說懵了,不好意思地磕磕絆絆道:“陛,陛下,臣上輩子犯下如此大錯,您,您,您……”
您沒有把臣從淩煙閣上撤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