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百越之王換人坐 長孫皇後:“趙陀伏誅……
春雨連綿是好事, 但是當從入春開始就一直有淅淅瀝瀝的小雨,傾盆大雨間隔其中,接連不斷, 三月不見星。這時候的百姓心中就很不安了,尤其是長江黃河流域附近的百姓, 依據之前的經驗,更是心生惶恐, 更生騷亂。
但惶恐中卻暗藏一絲生機,生機越擴越大, 最終化為一場凝聚成粗繩的疏通河道運動。
大河邊上有充沛的灌溉飲用水源, 平整肥沃的土地, 便捷的運輸, 註定會發展得人潮湧動的。面對這麼一個地方,多傾注些人力物力建設是當然的。
自開春起,李世民的視線關注就是在沿河的河道上,登基元年, 絕對不能有大災。
於是,糧食、磚頭, 各種資源,和農家、醫家、墨家的人齊齊湧入黃河長江沿岸的那些容易發洪區,解決這些問題。
百姓們惶恐?沒事, 用輿論和資料的力量引導著百姓跟著朝廷幹。
百姓們需要勞累做白工嗎?自然不能,以工代役, 做完這一波, 三年內就可以兌換新糧種和一層紅磚房了。
至於怎麼兌換?詳見官府告示。
這波操作下去,本來不安心的百姓安心了,他們從未被拋棄, 官府在救他們,預防天災。
本來不心動的長江流域的百姓心動了,朝廷所說的新糧種雖然還沒見影,但是聽著那糧種的高産和優良習性,怎讓人心動?更別說可以半折兌換的紅磚了。
心動,行動。
百姓們沸騰了,或淤堵,或狹窄的河道在努力被疏通著。
至於這個高産糧種不是在書籍上寫著宋朝時期才能出現,現在的大秦為什麼能拿出來畫餅?
那自然是因為,那封來自百越信件——來自去百越尋找新糧種的張亮信件。
是的,張亮不愧是能和張良玩得有來有往的人,他去百越之後,很快,那邊就傳來了訊息。
還是很好的訊息。
張亮確實傳來了天大的好訊息,但是他發現自己上次傳給陛下的訊息可能還是不夠大。
因為他看到現在的局面,覺得天大的同時還頭大。
張亮長大嘴巴看著面前的一切:“啊——”
“事情為何還能這麼發展?”
是的,自從張亮遵從陛下的指令來到百越之後,他覺得一切的發展都如夢似幻。
剛入百越時他目標明確,知道要往南面走。
然後……
在他遍尋糧種卻沒見到,正憂愁不知道怎麼回鹹陽複命的時候,他被人圍攻了。
百越排外,對北地人的敵視刻入骨髓,張亮一入百越每到一個地方就被監視著。最後額結果就是趁張亮心氣神被百越消耗完,有部落圍攻了他們。
張亮並非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也非將帥之才,他雖有些狡黠,面對這種圍攻局面一下子就怯場被抓。
正待他覺得自己就要交代在百越,沒法子完成陛下尋找稻種的指令時,一堆人從天而降,救了他。
而這群人,就是剛從越南往北走的兩李——李孝恭、李勣。
張亮覺得自己慘,但他被路過部落之人圍攻時還有李孝恭、李勣救助,但是當初的李勣遭遇危險可沒人救。
趙陀對鹹陽的覬覦比想象中要來得早,而剛穿過來的李勣就恰好偷聽到了。
還沒等他從“大秦二世竟然是扶蘇,很不對勁”這一點回過神,他的行蹤就被正與吳芮、無諸、騶搖、項梁合謀的趙陀發現了。
受了傷逃跑的李勣在北面被圍攻阻攔的情況下,只能往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