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輕聲道:“是時候告訴我們親愛的謀聖,什麼是民生,什麼是民為邦本了和國無小事了。”
張良先回去冷靜了,但是張亮還在,並且伴隨著張亮的出現,《通史》後面也再一次出現了歷史——宋朝。
唐朝後面的世界總會出現李世民他們不知道的新玩意兒。比如唐宋中間的五代十國過渡時期的歷史,李世民就看到了各種各式的炸藥。
就像是出現了一種叫伏火雷的炸藥,人一經過,一群人都被炸飛了。看到這個東西出現的時刻,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了,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製造五石散方士的炸鍋。
方士雖然做出了火藥,但是威力並不大,現在這個伏火雷的做法和配方就尤其重要了。
李世民第一時間讓人拿著配方去找方士,當初方士製作炸藥的時也是偶然,故而面對李世民當初要求他製作炸藥,他也是頭疼得緊,現在李世民給他的這一個□□簡直如旱地遇雨淋一樣來得及時。
但這並不是宋朝歷史的重點,李世民看到最為突出的東西其實是南宋的開拓,南方的經濟、糧食……糧食!!!
百越出現了稻穀稻麥兩熟制不說,還有蘇湖熟天下足,李世民他們震驚的看到南方的發展竟然能讓僅僅太湖附近州府一帶的豐收,就足以供養全國!這是何等震驚的一個言論啊!李世民他們想!
而這些得益於宋朝發現的一種稻穀——占城稻。
歷史記載:占城稻早蒔、早熟、耐旱、粒細,宜於高仰之田,甚至能與與晚稻配合成為雙季稻。「1」
對如此大的誘惑,身處秦朝的李世民等人自然不會放過。既然如此,那就當派人去秦越找這種高産作物!
怎麼找水稻?怎麼找到高産水稻?這是一個玄學。得派一個李世民信任的並且有能力的人。
但要去的地方是百越。那就需要再多斟酌一下,百越地方濕熱,極其容易生病,得派遣群身體強健的人,而且那邊形勢不明怎麼在這個艱險的環境中找到高産水稻呢?
或許只需要派遣一隻善於隱匿的輕騎小隊就可以了。
李世民身邊的一堆人躍躍欲試,就想自薦去百越尋找這種高産水稻。
很巧,張亮也是這種想法。深覺自己的機會兒來了,這不就是他張亮展示自我的時刻嗎?
江南有高産作物,還有千萬畝良田,大秦勢在必得,也勢必要開發,既然如此,他為何不做這個先行軍?畢竟他可是要將功補的人啊!為何不派遣人一邊南下尋找高産作物,一邊潛入百越,協助陛下開發呢?
於是,在一眾人躍躍欲試但還未行動的時候,張亮出列了。
在眾人的注意中,張亮激動道:“臣願南下為陛下分憂!”
被張亮激昂的話嚇了一跳,隨後聽明白張亮的意思,李世民哭笑不得,道:“亮乃北人,如何適應南方的氣候。”
張亮聽此笑了,道:“臣出身貧寒,早年務農為生,對地方熟悉的很!”
這還真是,張亮出身貧寒,早年務農為生,曾任工部尚書、懷州總管、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長史、洛州都督,善於行政,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確實是張亮對地方很熟悉。「1」
李世民雖不懷抱期待,但想張亮為人也並非不靠譜之人,既然對方主動請纓,他自然放行,大不了他再派遣個更為靠譜的人跟著。
看懂了李世民對他的期待值沒有很大,張亮在心中給自己鼓舞打氣,他定然要做好這件事情!
而在另一頭,被李世民等人百般屬意的江南地。
有人因李世民的動作頭疼極了準備動作。
卻有好幾個人如雨後春筍一樣在大秦各地冒頭,但他們眼中,都是剛來到這個世界開始迷茫。
觀察一會兒後,他們不約而同齊聲道:“嗯?這是到哪裡來了?”
我的陵墓呢?我陵墓邊上那麼大的陛下和諸多兄弟呢?怎麼統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