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還頭疼誰能主持編撰這些書籍,沒想到就來了一個君集了!”
能夠幫到李世民侯君集也很開心,他算了算:“陛下身邊竟已經集齊了五個臣子了。”
李世民臉上漾出幸福的笑容:“是呀,已經有五位臣子聚集在朕身邊了。”
雖然現在有些不足,但未來,他能夠遇見更多的臣子。
就是不知道這些臣子是會透過方式找到他,或者被他找到呢?
侯君集也在好奇,他看向尉遲敬德和劉弘基:“陛下的臣子千千萬,那穿過來的有幾個多少臣子?”
總不能所有臣子都穿過來吧?那太恐怖了!
關於這個問題李世民等人還真討論過。
劉弘基道:“最有可能的應該是二十四個臣子。”
尉遲敬德點頭,他也是這麼猜測的,他驕傲挺胸,語氣自信:“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侯君集卻因為尉遲敬德的話呆愣住了,他半響後才輕聲道:“是替換的前二十四臣子和後面加入的臣子都能來嗎?”
聲音輕緩,怕驚擾到什麼。
但聲音再輕,做得極盡的尉遲敬德他們也能聽到。
尉遲敬德迷茫:“啥?”
“啥替換前後的淩煙閣二十四臣子?”
“二十四臣子不就那二十四個嗎?”
侯君集的心中再起惶恐,他道:“沒有……”
想到那個可能性,他聲音顫抖:“我犯下那個大錯,陛下沒有更換那個影象嗎?”
讓閻立本畫下,很容易的。
因為還有很多臣子想要進入淩煙閣呢。
侯君集的話讓本來熱絡的場面一涼。
啊,這個讓尉遲敬德他們怎麼說?
皇帝的心思他們猜也猜不透。
尉遲敬德偷偷得瞄向李世民。
眾人的目光竟然都看過來了,李世民輕咳兩聲:“朕寫下的東西是不會變的。”
能入他功臣閣的臣子皆是貞觀十七年的他精挑細選,他怎麼可能會背棄當時的選擇。
即使後面有臣子做了謀逆之事,也只能說人心易變而已,但這些臣子在貞觀十七年之前對他和大唐的忠心與付出是不容辯駁的。
清晰的感知到陛下未言之語,侯君集心中熨帖,也是在此刻,他終於放下了心中對自己過往的芥蒂。
那個貞觀十四年到十七年因恃寵矜功,粗率無檢而謀逆陛下的侯君集已為所做的事情付出身首異處的代價,
現在的他是不一樣的。
他忠誠於陛下。
侯君集‘咻’地一下子按住李世民放置在桌案上的雙手,抬眸直視李世民的雙眼道:“君集自此絕不背棄陛下。”
“永遠!”
被突然伸出來的手嚇到的李世民驚訝抬頭,看著侯君集眼底的堅定,他笑了。
輕聲問道:“永不背棄?”
侯君集篤定:“永遠!”
侯君集真的能做到永不背棄嗎?李世民不知道,但他願意相信侯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