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情緒激動,掙紮著想脫離制約說話,被繼續塞著步拉下去了。
“罪臣李斯,謀逆同黨。現主謀已伏誅,念其勞苦功高,乃先皇重臣,特此罪不及家人,家産充公,貶為庶人。”
李斯眼含熱淚,俯身叩首,把袖口的信往裡面塞了塞,不要連累家人就是最好的結果,至於他自己?死也沒事。
賊人已判,政變落幕,開始奠儀。
奠儀複雜,意味著大秦第一代君主秦始皇仙去,更是一個象徵著……
奠儀的尾聲來臨,魏徵和蒙毅對視,恍若有默契一樣。
在場的眾人都能察覺到接下去會發生什麼,或者說應該發生什麼。
長公子寬厚仁慈,有什麼要不得的嗎?沒有。
隨著宗正的一句:“禮成——”
魏徵作為此時的文官第一人,手中捧著傳位詔書第一個出列道:“先皇已仙去,匈奴在側虎視眈眈,六國餘孽伺機而動。朝政繁忙,國不可一日無主,臣請長公子遵先皇詔書之言,盡快登基。”
李世民看著秦始皇的靈位,嘆道:“父皇剛仙去……”
蒙毅捧著玉璽第二個出場:“國不可一日無主,請長公子盡快登基!”
此刻,臣子們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了。
大臣們皆跪拜,高聲道:“國不可一日無主,請長公子盡快登基!”
古禮“三讓”,君臨天下。
李世民自是知道,韓、魏、齊、楚、趙、燕等六國餘孽齊聚的淮北、江東等地就等著秦始皇去世,然後搖旗反叛。
他更知道,匈奴會伺機南下。
最後多重夾擊下,前面五年備受壓迫的大秦黔首們會先打響農民起義。
接下去的一切是一場“大仗”。
比真刀真槍上戰場還要艱難的大仗。
在眾臣的一再請求中,李世民接過玉璽。
祝賀之聲四起。
“嗚—— ”
樂聲起,新皇登基。
不過三日,新皇登基的一切事宜皆備好。
鹹陽宮中燒柴祭天。
新皇即位,大赦天下,工程皆停,百姓回鄉;天下免賦稅徭役一年;百姓賜爵一級,可免一次刑罰;
宮女三千人回家,妃嬪有子女者可隨子女出宮,無子女者可歸家,無家可歸者歸南宮。
先皇登基以來,直言被責罰流放的人皆召回,文武官員五品以上先前無爵位者賜給爵位一級,六品以下加勳級一等。「2」
鹹陽政變中中立者保留原職,功臣加官進爵。
魏徵升任左丞相,蒙恬升任太尉,李信回任晉爵,蒙毅九卿之首,王離做上郡總將,尉遲敬德與章邯皆賜爵位與鹹陽官職,秦小政也封爵賜官。
新皇的隆恩一套一套的,直把沒有體會過千年後的唐朝新皇登基套路的秦朝後宮、官員、百姓和地方鄉紳搞得一愣一愣的:
“還是第一次見到新皇登基,人人受益的…… ”
這波操作也把秦始皇看懵了,他看向李世民:“新皇登基事宜,你做得很全面。”
李世民笑,都已經是當過二十幾年皇帝的人了,能不全面嗎,他道 “天下初定,百姓財力睏乏,如雛鳥與新樹。再加之父皇在位時任務繁重,新皇登基,最重要的就是休養生息。”
李世民想到這幾日在鹹陽所看的一切,做孩子的迷茫,為父母的惶恐,街道的骯髒汙穢,百姓的面黃肌瘦等等等等,一切一切都在挑戰他的認知。
他想成就大秦盛世,但盛世這條路,不是用金子粉飾出來的,而是用最貼近百姓的磚石一米一米向前鋪就的。「4」
李世民道:“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君需重民。為君之道,當先存百姓。”
高懸著堯舜之道,以德治國,君臣以身作則,方能宗社永固,無傾覆,成就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