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的下面掛著一個金色的魚狀物品。
大唐魚符分左右。
面前這個明顯是左符, 一般放在內庭, 作為‘底根’而存在。
李世民拿下這個魚符,果然發現裡頭暗藏有“同”字形榫卯,可做與右符相契合之用。
金色魚符是三品以上官員才能佩戴的。
誰在大唐擁有金色魚符?誰還能把它帶到秦朝。
符令最中間一個楷體字映入李世民眼簾。
——“魏”。
李世民笑了, 這字如虯龍附樹,金鳳棲梧。
字如其人,是他家鏡子的性格——臨終前不顧病情上言,批評他言行不一。
結構清朗,剛勁有力中流淌著凜然正氣。「3」
魏徵自是不知道有人在調侃他為鏡子,他坐在鹹陽宮自己的位置上批閱最近積累下來的事務。
眉頭緊蹙,面容肅穆,一副面對的不是大秦的事務,而是一團亂麻。
千年前政體下的大秦事務,對魏徵這個千年後的門下省侍中而言可不是一團亂麻嗎?
魏徵一邊做事一邊憋氣:“若是主上登基,我定要讓他把這些亂事都改了!”
他腦子裡都已經把大秦版本的十漸終疏梳理好,甚至起好了名字,就叫《十事要說》!
這一次可得從一開始就監督陛下從一而終,踐行要說,不能臨老再來上奏一次《十漸不克終疏》。
魏徵繼續批閱要務。當然,如果不是他時常瞄向宮門口的眼神,或許能被誇贊一句丞相真認真了。
似在期待著什麼,他時不時摸向桌上的金色半魚符。
“稟丞相!長公子入鹹陽了!”
一聲稟告,帶來了魏徵期盼許久的訊息。
已經想好面對面時應該怎麼批評主上遲回鹹陽的魏徵,突然不動了。
陛下真來了……
歷史真的走向不一樣,大秦長公子回鹹陽了。
突然的,魏徵有種近鄉情怯之感。
雖然這絲毫不妨礙他攥緊魚半符往外走的步伐。
然後,直面同樣走進來的人。
來人身穿一身修身騎裝,但魏徵不會去注意這些,他關注的是這個人……
“陛下。”
望著面前人熟悉的面龐,魏徵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氣音。
長得果然和年輕時的陛下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