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裡殷沉聲道:“長公子猜測得對,若想炒鐵,只能換爐子和加大火力。”
一邊說,相裡殷一邊推開厚重的大門。
一個巨大的橢圓形爐子出現在他們面前。
這個冶鐵爐和他們以往所見到都不一樣。
他們:“哇!”
相裡殷臉上是根本控制不住的驕傲笑容:“這就是我們新做出來的炒鐵爐!”
相裡殷帶著李世民等人走上前,蒙恬他們感嘆:“這確實和原先看過的高爐不一樣。”
“是的。”相裡殷肯定他們的說法,“此高爐的一大重要改造就是爐的形狀。”
蒙恬疑惑:“如此改動和不一樣嗎?”
相裡殷笑:“影響自然大。”
他向眾人介紹眼睛看不到的部分:“從地面向下挖成缶底狀的坑,內邊塗一層耐火泥作為爐膛。”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圓形高爐的中心位置出來的鐵質量總是最差的,後面才發現是因為風力很難到達高度過三米的高爐中心。”
蒙恬他們好像有點懂了。
秦小政也聽懂了,他道:“將圓形變為橢圓形就可以在扁的兩側鼓風,使得風力可以達到高爐中心?”「1」
相裡殷向小家夥投來贊賞的目光,贊同道:“是,橢圓形有助於風力傳輸,因此,我們能冶煉更多的鐵,質量更好的鐵。”
此話一出,蒙恬他們好像看到了美好的,在高質量刀劍海洋中暢遊的未來。
李世民心更是顫動,因為這些更是熟悉得可怕。
他輕聲道:“那鼓風技術不知如何精進?”
相裡殷樂意解答,道:“墨者們會用到牛皮製成橐鼓風從上方鼓風。”
相裡殷說著拿起一個皮橐,這東西兩端細、中間鼓起,皮囊上還有一個拉桿。
李世民做恍然大悟狀,但實際上他發現這鼓風道具與他在工部看到的圖紙一模一樣。
發明任何東西都很玄妙,別看他懂得這種理論知識,但是放在實踐中確得經過好幾年的建造試用,最終才能作出合適的冶鐵爐。
而現在,這些他本以為至少需要至少兩年來實驗的東西就擺在眼前。
他的臣子,即使並不在他身邊,也能解他的燃眉之急。
相裡殷道:“火候和鐵融化後的攪拌時間次數難以掌控,容易出現炒練過火的現象。如此,就得加入一些生鐵來補救,我們將之稱為灌鋼法。”「1」
“此法我們鑽研了一年有餘,最近才發現點苗頭,雖然是苗頭,但也能批次生産出質量更好的鐵了!”
相裡殷繞過李世民他們,走到爐子後面拉開一個簾子,露出裡面無數個箱子裡,開啟一個箱子,裡面是滿滿的刀具
比李世民在這個秦朝見到的一切刀劍看起來質感都更好!
相裡殷把長刀拋給李世民。
長刀飛來,李世民第一時間就察覺到這刀上熟悉的感覺,這是唐刀的質感。
蒙恬他們蠢蠢欲動,急聲呼喊:“長公子,快點試試看這刀怎麼樣!”
李世民正有此意,他把一直別在腰間的斷劍扔向半空。
甩起長刀
“吭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