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那絕非偶然,絕非天災,而是人禍。
但那時她太過年幼,她只知道自己的爹爹在遇到娘親前,是在京城生活的,那倘若她能在京城找到蛛絲馬跡呢?
“你愛去便去吧。”百裡昀面無表情地哼了一聲,“提前說好,若是遇到危險,我可護不住你。”
本以為百裡昀還要再試探幾番,沒想到他這麼爽快 地應下了,這有些出乎林杳的意料,她保證:“你放心,遇到危險我絕對不會讓你來救我!”
百裡昀神色一頓,輕飄飄睨了她一眼,轉身向馬車走去。
“等我。”她輕輕說著,下意識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白玉竹節佩,快步跟了上去。
這是一塊質地極好的玉,是幹淨且澄澈的灰冰色,雕刻成竹節模樣,幾片竹葉點綴其上。
景元十七年,孟夏,黎州,遮墨山。
“我的小阿杳啊,你看這玉佩好不好看?”
爹爹蹲下身來,將手握拳舉至她頭頂,而後猛然一放,一塊玉佩就這樣出現在了她面前。
“好看!”
五歲的林杳蹦蹦跳跳地伸手去夠。
爹爹卻把手一背,笑著同她說:“這玉,是你爹,我,特意選的。”
他著重讀了“特意”二字。
“這竹子,是你娘,她,親自雕刻的。”
他有著重讀了“親自”二字。
“你看你娘雕得多好哇,你別上了這玉佩,就好像竹影隨了身。”
娘親此刻就坐在院子裡的小木桌前懸筆,抬眼看了看她和爹爹,嘴角泛起一抹溫柔的笑意,搖了搖頭。
“爹和娘呢,希望竹報平安,希望這玉佩能辟邪祟,保安寧,逢兇化吉,平安無虞。”爹爹說著就把玉佩別在了她腰上。
“來,阿遐,你來說兩句。”
被招呼過來的十歲男童是她的哥哥,林遐。
林遐年紀雖小,卻頗為穩重,有謙謙君子之風,平素又愛讀書,手不釋卷,所行之事,所言之語,總是恰到好處。
大家常說,林家那小子,是當官的料。
“竹乃四君子之一,希望我們的小阿杳能承竹之堅韌清正,一生安然,玉佩在身,災厄不近,平安相伴。”
風過竹林,竹枝輕搖。
城郊之處,竹林之中,鬱郁蔥蔥。
修長的竹枝交錯縱橫,竹葉在微風的輕撫下沙沙作響,陽光透過縫隙,灑下一地斑駁的光影。
一輛簡陋的馬車行在竹林間的小道上,車身微微搖晃,似在應和著竹葉的沙沙聲。
車夫坐在車轅上一手百無聊賴地駕著馬,另一隻手拿起酒葫蘆喝了一口。
一道寒光閃過,一把短匕紮進了車夫旁邊的木板,深深嵌入,木板發出沉悶的顫音。
酒葫蘆墜地,酒水汩汩流出,浸濕了一小片泥土。
車夫臉色慘白如紙,來不及多想,連滾帶爬一路哀嚎地逃離了馬車,很快就消失在了竹林深處。
風過竹林。
馬車簾子輕輕晃動。
馮然端坐在馬車之中,閉目養神,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