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笛笑著說:“您是公主,規矩還是不能破的。”
李鄢聞言,佯裝氣惱:“嫂嫂,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總是把規矩看得比天都大!你我二人認識這麼久了,交情不比規矩大嗎?”
她的這位嫂嫂啊,永遠是大家閨秀的模樣,永遠不失儀態,永遠溫和大度。
馮笛笑著不言語,引著李鄢進去了,映竹適時端著點心端進來。
馮笛道:“公主嘗嘗?”
李鄢甜聲應好,輕輕抬手,緩緩地捏起一塊點心,點心在她的指尖顯得小巧玲瓏。
這糕點被精心製作成綠色小兔子的模樣,糕體的表面細膩而光滑,渾身透著清新的綠色,恰似春日裡剛冒尖的嫩草之色。
李鄢將點心送到嘴邊,輕輕咬了一小口。
她的雙眸微微眯起,贊不絕口:“好吃誒!”
糕點的軟糯與餡料的香甜恰到好處地融合,回味無窮。
馮笛笑了笑,同她介紹著:“這是樽樓新出的點心,喚作桂兔玉露霜。”
“哦?”李鄢嚥下口中的點心,奇道,“為何叫這個名字啊?”
“這不是快中秋了嘛,你看啊——”她指了指盤中的桂兔玉露糕,“這是做成了玉兔的模樣,桂者,中秋之嘉木也,兔者,月之靈也,玉露者,秋夜清露也,霜者,秋之霜華也。”
“以桂之香、兔之靈入名,仿若將中秋之月、團圓之景、祥瑞之兆皆凝於糕中。”李鄢接過她的話頭,“其質地細膩清潤,如露之滑,似霜之涼,入口即化,此名倒是盡顯中秋糕點之古雅,精美與祥瑞。”
“公主聰慧。”
馮笛禁不住誇贊她。
李鄢笑眯眯地剛要不好意思地低頭,突然想起了自己今日為何而來:“對了,七嫂嫂,我今日前來是替皇祖母傳信的。”
“哦?”
馮笛端起桌旁的熱茶,還未來的及問出口,就聽到李鄢說:“後日皇祖母要去九松寺為百姓祈福,邀你同行。”
馮笛有些意外,她是知道當今太後太後每年的都會帶著嬪妃公主去九松寺為百姓祈福,一去至少要住上小半月,沒承想今年居然點了她的名字,邀她同往。
“七嫂嫂到時候我也會去呀,你不用緊張,皇祖母人很好的。”見馮笛沒有說話,李鄢以為她在緊張,便笑著寬慰她。
馮笛笑了一下,溫柔地拖長語調:“好。”
李鄢也沒久待,出府的時候落雨已歇,馮笛親自送她出了府。
往回走的路上,馮笛沉思著後日去九松寺的邀約,並沒有看見旁邊樹下蒔花弄草的柳折枝。
“王妃!”柳折枝叫了一聲,眼神飄忽不定,“你……你幹嘛去啦?”
馮笛一愣,回頭望見是她,無奈地笑了一笑。
馮笛生得一副明豔之姿,面若芙蕖映日,眉如遠黛橫翠,雙眸似星子墜入秋水,顧盼之間,流光溢彩。
但她行止卻極為規矩,每一步皆合於禮度,搖曳生姿卻不失端莊。
每每身處於眾人之間,坐姿端然,似那翠竹淩風,不見半分輕佻之態,反倒雍容端莊。
每每與人言語,言辭溫和且謙遜,目光清正,絕無絲毫媚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