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基於無線電技術的通訊,不管是直接語音通話,還是電波傳遞加密資訊,無論他們技術有多麼先進,就必須遵循一個原理。”
北評。
電訊科內技術室內。
一位戴著眼鏡的鬼子專家侃侃而談:
“接收機和收發機都必須在相同的無線電頻道內,才能互相通訊,傳遞資訊。”
“所以我們只要找到並鎖定這個頻道,就能對其通訊進行監聽。”
“如果是語音通話,還能直接聽譯,語音不存在加密可能,如果是加密電波,就只能記錄下來,然後交給密碼破譯組破解。”
二戰時期,積體電路的理論都沒出現,原始而龐大的元器件,使得語音訊號加密,即便是頂尖專家看來,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語音訊號加密技術才開始出現。
連越戰時期,都出現過隔著頻道對罵情況。
“對方既然可以實時通訊,臨時更改降落場地,那就必然是語音直接通話。”
聽到這裡,松崎直人看向這位從帝國大學過來的軍方專家。
帝國情報部門和潛伏在北評的土八路地下黨交手這麼多次,自然不可能毫無收穫。
其實有好幾次,特高課和軍方情報部門,都提前發現了土八路飛機降落的位置,並進行了部署,但最後八路飛機都沒有降落。
很顯然,土八路有一套及時警戒體系,能及時通知運輸機地面情況。
“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找到他們使用的頻道。”
技術專家繼續說道。
此時,他語氣變得凝重:
“不過,從繳獲的八路軍通訊器材可以知道,他們的電臺具有手動跳頻功能,而且預設了多達數百個頻道,能快速實手動跳頻。”
“而我們的裝置,即便使用了美利堅進口的元器件,但需要手動調整頻率,跳頻速度也遠不如八路軍的裝置。”
“比我們快很多。”
“留給我們鎖定的時間很短。”
“不過,調整到同一頻道,即便是預先有預設頻道表,但也需要最少五六秒的時間。”
“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他們的每一個頻道,並且找到他們調整頻道的規律。”
“諸君,拜託了!”
說到最後,這位鬼子技術專家突然鞠躬懇求道。
“嗨!”
會議室內,幾十位鬼子無線電專家或者技術兵齊齊低頭應是。
一時間,
鬼子士氣如虹。
包括松崎直人,都認為這次作戰勝券在握。
也正常。
畢竟,此時在這裡的,都是鬼子無線電通訊的技術頂尖專家,其中不乏在美利堅,在德國,在英國留學的頂尖人材。
而裝置,也是帝國最新研究的無線電追蹤裝置。
能精確的尋找敵人潛伏的電臺。
本來是準備,配合軍方,尋找八路軍總部,敵人指揮部的位置,如今正好用來尋找土八路飛機的聯絡器材。
“儘量完整繳獲。”
最後,這群鬼子技術專家的領頭人,對著松崎直人說道:
“我們需要他們的完通訊整裝置。”
“用來研究他們的技術,尋找他們的技術弱點,仿造他們的裝置,提升帝國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