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
“狗糧養的。”
一位滿身油汙的八路軍軍官罵罵咧咧,嘴裡就沒有一句好話,在他身邊,是一輛輛坦克,一個個簡易維修中心。
一個個八路軍後勤士兵們,正在這些中心忙碌。
拆卸發動機,維護,更換髮動機,維修變速箱,維修底盤,更換炮塔····前線部隊對鬼子摧枯拉朽的屠殺,得益於後方後勤士兵們兢兢業業的勞作。
但···
“他孃的。”
這位後勤軍官環視一圈之後,看見一輛輛被前線送回來要大修的坦克之後,再也忍不了了,頓時破口大罵:
“他孃的,我們還是新手啊!”
是的。
如今部隊坦克後勤組在,組建時間只有半年不到。
半年而已,
放在國外還是一群新兵。
而且他們之前,大部分都是一群極少接觸機器裝置的老百姓而已,後勤維護部隊中,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有一點點機械基礎,其餘的,都是半路出家的機械新手。
而他們負責維護的又是一群什麼活爹?
謝爾曼就不說了,這玩意還挺好維護的——相對來說,當然,比起太行大卡車那是差遠了,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簡單比較,謝爾曼,即便是他麼這些,去年就開始維護太行卡車,有一年以上機械後勤維護經驗的老手,且之前就有機械維護經驗的老兵來說,更換髮動機,也需要一整天時間。
而太行卡車,只需要兩個小時。
而且後者人手還只需要前者的一半。
但是嘛,全面比較起來,謝爾曼真的算不錯了。
畢竟,如今維修中心裡還有一大堆其他活爹。
虎式,豹式,KV2,以及十幾輛多炮塔怪物——也不知道,李大團長從哪裡搞來這些奇葩貨色,全部都是活爹。
虎式豹式的交錯負重輪,複雜內部結構簡直是後勤的噩夢,大修一次需要一個班組整整三天時間,這還是以換代修,既能換的零件就換,後續在維修。
得虧他們備用零件足夠。
如果全部維修,排除故障,減少備用零件消耗,一輛坦克夠他們一個組忙活一週。
當然,如果有獨立團過來的大師傅的話,即便是他們這些新手菜鳥,也一天多一點就足夠了——技術大佬就是不一樣。
只可惜,大師傅數量不足,只能靠他們自己。
雖然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後勤維護組技術不足,熟練度不夠,但虎豹的結構設計,是更主要原因。
至於KV2,就別提了。
如果說虎豹還是正常坦克,那麼,kv2簡直是活爹中的活爹,各種奇葩機械設計,甚至不穩定狀態,部隊幹掉鬼子軍官觀摩團之後拉回來的四倆,至今還一輛沒修復。
足見一般。
獨立團那邊過來的技術大佬,甚至直接說了一句,機械設計太差,作戰效能太低,沒自己維修就行,學習不到什麼知識,可以讓部隊們練練手而已。
至於多炮塔···
這位後勤軍官看向一旁的五輛多炮塔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