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冢義男重複強調:
“目前第一軍兵力已經嚴重不足。”
“防守壓力很大。”
“另外。”
筱冢義男知道崗村寧次的目的:
“太嶽,呂蒙等山區的八路軍,近期在有計劃的,以實戰訓練新編部隊,甚至,將所謂的民兵預備隊拉出來參加戰鬥。”
“訓練新兵。”
崗村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
雖然實戰是最好的新兵訓練,但即便是低烈度實戰,對於新兵來說,也會有不小的傷亡。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軍事訓練後,再去低烈度戰場實戰模擬,這個時間,不能太短,最好是半年左右。
帝國新兵軍事訓練,就是半年。
太嶽根據地是土八路相對穩定的根據地。
有足夠的人力和空間,空間訓練。
而根據崗村寧次知道的,太嶽根據地五月份才開始大規模訓練民兵部隊,到如今雖然有大半年之久,但因為大部分不是脫產訓練原因。
實際訓練時間,只相當於三個月。
即便挑選其中精英部隊,參加實戰,現在也不是最好的時候。
國際上的共識,新兵訓練時間最好是一年,帝國只訓練半年時間,是因為擴軍需求巨大,前線兵員嚴重不足等問題。
八路軍不可能不懂。
這個時候,開始新兵實戰訓練,想必是為了接下來的戰爭。
“雖然步槍等武器,數量依舊不多,而且質量較差,種類繁雜。”
筱冢義男繼續說道:
“但機槍數量不少。”
如今獨立團先進技術裝備數量並不多,佔據的編制也不多。
在每個班配備兩挺捷克式的辦法下,獨立團五千人,每月可以最多拿到一千挺捷克式,加上零件充足,損壞可以及時維修。
在太嶽、太行,冀南等核心根據地,大部分正規作戰部隊還是可以實現機槍普及到班的。
“有新武器出現麼?”
崗村寧次問道。
“暫時沒有。”
筱冢義男回答。
“我知道了。”
崗村寧次點了點頭,語氣凝重。
他結束通話了電話。
面色依舊凝重。
雖然八路軍近期,沒有拿出來新武器,算是一個好訊息,但也可能是第一軍給太嶽根據地的壓力太小,讓太嶽根據地的八路軍根本不需要動用先進武器。
···
“司令。”
不一會,石原莞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