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
遼縣。
二十七師團撤退後,新三團再次奪回了遼縣。
徐虎直在進一步鞏固防禦的同時,還向周邊擴散,奪回了大量的丟失的村鎮。
根據最新統計調查,
因為大量難民湧入,新三團加上獨立團一個營所駐紮的遼縣根據地,就有近十萬人口,但耕地只有十五萬畝左右。
好在大量新建的水利設施,開荒,修建的公路,吸引了大量沒有土地的人口,根據地組織的新房屋修建計劃,也為大量無家可歸的老百姓提供了住所。
並且,還新建了四個傢俱廠,紡織廠等工廠,開辦了十個集體農場,吸納了近萬名工人,極大的促進了遼縣經濟。
以冀南幣計算,
預計,今年遼縣就能提供超過五百萬新冀南幣的稅收。
當然,這是建立在截至八月下旬,根據地就對遼縣以及周邊鄉鎮投入一千五百萬新冀南幣,預計全年投入超過五千萬的基礎下。
畢竟在後世,遼縣可是貧困縣。
此時,在六八九團一個主力營,騎兵連,運輸連合計一千兩百人的護衛下,帶著五百輛騾拉大板車,從遼縣出發,準備前往冀南根據地。
隨著範太嶽山區運輸網路的建立,遼縣也是太嶽根據地的糧食中轉站之一。
“出發。”
六八九團二營長一揮手,帶著輜重運輸連,護衛部隊,騎兵偵查部隊,駝載著五百五十噸糧食的騾馬隊,順著公路開進。
得益於反覆加固的平坦公路,以及系統出品的雙騾馬一起拉拽,即便板車是根據地自制的硬輪板車,也能一趟運輸超過一噸糧食。
畢竟德國人的雙馬牽引板車,標準運輸就達到一點七噸。
並且還能保證每天六十公里的行進速度,四天半後就能抵達冀南地區。
而在這條公路上,有十個如此規模的運輸隊。
一萬兩千人,一萬匹騾馬,在這條三百多公里長的公路上,日夜兼程,向冀南地區運輸糧食。
“今後還是機械化的天下啊。”
眼見如此龐大的運輸隊離開,新三團團長徐虎直忍不住心裡感慨。
一萬兩千人的運輸和護衛部隊,五千匹騾馬。
即便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也只能每天向冀南地區運輸四百多噸糧食,而且一旦遭遇雨雪天氣,這個數字甚至會下降到三百噸。
而這龐大的運輸隊,每天人吃馬嚼,消耗的糧食就高達接近四百噸,還有各類草料也多達兩百噸。
相當於每運輸一斤糧食,就要消耗一斤糧食。
騾馬運輸的損耗,可見一斑。
與之對應的,是卡車運輸隊。
五十輛卡車,合計需要司機,後勤,隨行安保人員等,合計不到兩千人。
每天可以向冀南根據地運輸一千六百二十五噸糧食,消耗四十多噸燃油,各類滑油,以及少許可更換的機械零件。
這一刻,徐虎直深刻的體會到,未來,機械化是必然。
騾馬人力運輸效率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