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卡車,小鬼子那都什麼玩意。”
深夜。
枝子山大橋。
看著眼前一輛輛滿載六十五噸糧食的巨大卡車駛過,馬榮順又一次忍不住吞了吞喉嚨。
雖然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但每一次看到這種龐大的卡車,他心裡都忍不住感慨,以及一同產生的對鬼子卡車不屑。
不過因為卡車巨大,枝子山大橋又是純木質結構,每一次只能容納一輛卡車透過,
一直到一個小時後,二十五輛卡車才陸續透過枝子山大橋。
枝子山大橋雖然是根據地附近最大的大橋,但長度也不到一百米,平均超過兩分鐘,才能透過一輛卡車,效率可以說非常低了。
直至上午時分,運輸糧食的車隊,才抵達冀南根據地。
“看來,橋樑得加強了。”
緩慢的運輸速度,也讓趙剛心裡生出了加固橋樑的想法。
獨立團團部倉庫,至太行和冀南根據地的公路經過加固和擴寬,已經足夠過載卡車透過,而且道路平整。
再加上超大馬力柴油發動機,全輪驅動,中央輪胎充放氣系統,先進底盤,主動紅外夜視裝置,使得卡車車隊能全程維持三十五公里的平均速度。
按道理下半夜,就能抵達冀南根據地。
奈何,橋樑限制了運輸隊的速度。
二十五輛卡車,一個小時才透過枝子山大橋,而枝子山大橋,是根據地最好的大橋,沒有之一。
其他橋樑可想而知。
速度能快起來才怪。
“也是時候了。”
李雲龍也十分贊同。
雖然如今鋼筋水泥還沒有到手。
但進一步加強橋樑結構,也是有辦法的,增加木材用量,使用煤灰石材等結構。
之前不做,是因為這樣一來,維修會變得非常麻煩,一旦鬼子轟炸,會導致長時間的橋樑癱瘓,無法通行,反而影響運輸效率。
如今有了防空機槍,能保護橋樑低領空的安全,自然不再有問題。
····
“疑似大型卡車隊透過?”
時隔近半個月,運輸車隊巨大的動靜,也終於引起了鬼子的注意。
負責調查八路軍物資來源的松崎直人,首先發現了動靜。
“嗨。”
“根據潛伏進入土八路根據地的情報人員彙報,夜間聽見巨大的汽車行駛過公路的聲音,靠近公路後,發現巨大的車隊透過公路。”
“公路上有八路軍武裝部隊巡邏,他無法進一步靠近車隊。”
“不過數量不多,只有十幾二十輛。”
“但從公路上遺留的輪胎印記看,這些卡車很龐大。”
鬼子參謀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