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何況因為商周封神大戰差點就毀滅了天地,所以大戰後聖人們在道祖鴻鈞紫霄宮中定下規矩:聖人們居住天外天,不問三界是非;準聖們不準涉足地界之事。
“不可能吧!”李易聞言咋舌不已。李易在心中思索著是不是由於自己乃是轉世之人,所以鄒半仙算不出來。
“為師也是隨便說說而已。”郭不守亦覺得不太可能,道:“此事還是等徒兒下次遇見鄒半仙了再問個分明。”
“徒兒你知道的,我等修真界素來有‘三教九流’之說。”郭不守道:“別看三教高人輩出流傳至今,佔得修真界主導地位,而九流似乎名不經傳,有湮滅於歷史之虞……”
郭不守話風一轉,道:“其實九流一直有傳人的,而且九流中的能人未必就弱於三教,別的不說,單是那法、墨兩家,在先秦時期的名聲便不在儒、道之下。”
李易心道:後世稱呼先秦諸子百家代表的時候,總是說“老莊孔孟荀墨韓”,道家佔得老莊兩人,儒家佔得孔孟兩人,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各佔一人,至於那荀子,介乎儒法之間,不過大都將之歸於儒家一脈。能與當今世間的兩大教相提並論,墨法兩家確實有過人之處。
墨家與儒家並稱為當時的兩大顯學,而信奉法家思想的秦國更是在秦始皇嬴政的率領下,滅亡六國統一天下,開創了神州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別說是九流,不管是陽春白雪的琴、棋、書、畫,還是下里巴人的醫、巫、丐、戲,其中游戲紅塵的異士又何其之多?”
郭不守語重心長的道:“徒兒,傳聞盤古大神開天闢地後,道祖鴻鈞在紫霄宮中講道,曾言‘世間三千大道,道道皆可成聖’。修真界也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三教九流也好,市井技藝也好,不管其是否聲名顯赫,單單其能傳承千年而不湮滅,便證明其有過人之處。徒兒日後行走江湖之時,可千萬不要低看了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李易點頭稱是。
“還記得為師與你說過的山下鐵匠鋪中的王麻子麼?徒兒是否奇怪一個小山村的鐵匠居然能打造出有秘法加持的武器?”郭不守嘿嘿一笑,指著李易腰間的那把鐵劍,道:
“王麻子可是大有來頭,他是墨家技墨的傳人。”
墨家在創派祖師爺墨翟(墨子)去世後,分裂成三派,分別為楚國的鄧陵氏之墨,齊國的相夫氏之墨,秦國的相里氏之墨。
其中楚墨重鋤強扶弱,行俠仗義,故世人又稱“俠墨”;****重邏輯辯論,宣揚講授,又稱“辯墨”;秦墨重科技研究,機關製造,又稱“技墨”。
李易心道雲夢派雖地屬荊楚,不過離古代秦國的巴蜀之地也不遠,出現墨家“技墨”派傳人自不足為奇,再說時間過去了千年,怕是墨家早不能僅僅以地界來劃分派系。
“那王麻子好酒,和為師倒也算臭味相投。不過他性子倔傲,又愛鑽牛角尖,可就遠遠的比不上為師了。”郭不守大大咧咧的自吹自擂道。
李易知道,郭不守表面隨和,然而內心清高的很,只有瞧得上眼的人物才拿來貶損,更別說是相比較了。
“王麻子也算是有幾分見識,徒兒閒暇時候可以去找他說說話,或有收穫也說不定,不過徒兒在與王麻子交往的過程中萬不可丟了為師的麵皮名頭。”
郭不守說到這裡,又擺了擺手道:“徒兒近段時間還是不要去找王麻子,去了也找不到他。”
李易奇怪道:“為什麼?”
“還不是因為你的事情?上次為師找王麻子給你打造一把好劍,王麻子很是擺譜,為師便與他拼酒,他的酒量哪裡是為師的對手?喝了幾碗就忘乎所以,大吹特吹,說他新鍛了一把刀,號稱世上前所未有的銳利,能稱之為天下第一刀云云,為師看他吹得實在不像話,便反駁了他幾句,他那人受不得激,要和為師比試一番。”
郭不守坐在一塊大石頭上面,翹起二郎腿洋洋得意的說道:“比試就比試,為師幾十年來還沒輸過呢?當然要好好的指點王麻子幾招。於是為師抽出祖師爺傳下的這把雲夢劍,與王麻子殺得過天昏地暗,三百招之後,終於在王麻子那號稱天下第一刀的刀口上開了一條口子。”
郭不守說得輕鬆,李易卻是聽得玄乎,郭不守的本領李易是很清楚的,那王麻子能和郭不守打了三百招而不落下風,修為實在了得,不愧為墨家傳人啊。
至於郭不守說的什麼在王麻子的刀背上面開了條口子,便是郭不守有投機取巧之嫌,鍛刀不比鍛劍,因刀的體積較大,所以鍛刀甚是費鐵,故鐵匠們鍛刀,大都將最好的精鐵用來做刀刃,也就是常說的“好鋼用在刀刃上”,而刀背厚重之處,所用的材料,自然就要差上一點了。
郭不守手中的雲夢劍與武當派的真武劍號稱修真界的兩把名劍,卻只能傷得王麻子的刀背,那王麻子硬要給他的刀子安上一個“天下第一刀”,也算不得太誇張。
另感謝血貼與沒有真正含義兩位道友打賞,呵呵,血貼道友是本書的第一位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