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論佛
彌勒佛雖然註定永遠是“未來佛”,卻並不妨礙白蓮教高舉起“未來彌勒佛”的大旗。
俗語有云:盛世修長生,亂世遁空門。在太平盛世的時候,老百姓們多信奉道教,而在流離亂世,佛教便要大興了。
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便是道教與佛教的基本教義不同:雖然都是“出世”修行,講求因果輪迴,報應不爽,然道教修的是今生,佛教修的來世。
太平盛世,大家都吃好喝好,自然便是想活得長久,多看看這繁華世界;流離亂世,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活得有什麼意思?這輩子就這樣了,還是祈求下輩子過得好些吧!
下輩子便是“來世”,也就是所謂的“未來”了。白蓮教在佛教信仰與自己理念間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融合點。
………………
覺能講著講著,突的便不再言語,只端坐蓮臺之上閉目垂眉宛然入定,臺下信男信女們正聽到“彌勒未來佛降世,光明驅走黑暗,同入西天極樂世界……”的緊要處,陡然間被斷了下文。
信男信女們直覺得彷佛有種美好就在自己的身邊飄忽,待得就要臨近眼前將它抓住時,卻倏的就不見了,信男信女們惝然若失,心中剎那騰起一股無名火來,想要找個地方宣洩出來。
就在信男信女們惶惶之際,那位才被點化立在覺能身後的“和尚”再次站出來,走到覺能身前跪下,道:“宗主受無生老母所指引下得凡塵俗世,引導我等眾生赴那西天光明極樂世界,還請宗主以大慈悲心點化於我等啊!”
信男信女們聽得此言,好似突然被驚醒一般,頓時一個個的恍然大悟,紛紛交頭接耳道:“是啊,覺能宗主便是那彌勒未來佛下凡,我等何必再求其它,聽從覺能宗主的吩咐便是。”
也不知是誰帶得頭,信男信女們齊齊向著覺能跪倒,拜道:“還請宗主憐憫我等……”
覺能沉浸在廣場上此起彼伏的祈求聲中,恍惚間自己真的成了那拯救蒼生的未來佛祖。
“昔年地藏菩薩欲下地獄去超度冤魂厲鬼,有佛陀勸阻言其間之艱險,地藏菩薩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又許下大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好久以後,覺能才宣一聲佛號,長嘆一聲道:“眾生皆苦,本宗何忍?今日也當許下大宏願,若眾生不得登西天極樂世界,本宗誓不返回佛界!”
覺能彷佛便是正要入幽冥煉獄的地藏菩薩,話音才落間,身上倏的騰起一股金光,印耀著一臉決絕的慨然。
信男信女們震撼無比,連祈求似乎都忘了。
覺能猛的站起身來,振臂高呼道:“黑暗籠罩,我等便要與光明一起驅散黑暗;世道不公,我等便要奮起反抗,打破這不公世道。讓‘無生老母,真空家鄉’降臨世間,讓我們生生世世都生活於西天極樂世界當中!!!”
信男信女們瞬息間彷佛被扔進烈火的乾柴,瞬息就被引燃了,群潮洶湧起來,站起身來與著覺能一起高呼“無生老母,真空家鄉!”
事到此刻,怕是覺能叫信男信女們去殺人放火,眾人亦是毫不猶疑……
………………
或許很突然,或許早在意料之中,李易不經意間便見識到一場有可能在後世書上大書一筆的“農民起義”的萌芽狀態……
李易突然想到了羅霄山脈小山谷中以及苦生噬魂幡上,那些生死不安解脫不得的冤魂枉鬼。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可這些連死後靈魂都要被拘禁奴役的人呢?
此處自沒有再呆下去的必要,李易正要與蘇媚悄悄離開,這時候卻是聽見一道清越熟悉的聲音劃破群潮的洶湧,宛如一縷迎面拂過的清風,直飛入耳簾。
“南無阿彌陀佛,宗主方才所宣講之佛法,小尼心中卻是有惑,煩請宗主不吝指教。”
李易抬眼望去,但見一位女尼卓然立於人群當中,正雙手合十向著覺能行禮道。
天高雲淡風清,陽光洩灑下來,印在亭亭欲立的女尼身上,照得她渾身上下,有如璧月朝霞般的麗彩流輝,便是那襲樸素淡雅的緇衣,亦是流光隱隱,使得本就秀曼頎長的身姿,更顯得格外的清麗絕俗。
李易驀的想起莊子在《逍遙遊》裡說的那句話: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蘇媚見得李易神情,心中忽覺得一緊,卻也沒有像先前那般“怒視”李易,只嘟著小嘴,將著腳步,輕輕的向著李易移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