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中的五條巨龍身上光芒一閃,齊齊仰天一聲長嘯,復又轉過身來向著清虛,張牙舞爪著猛的俯衝而下,直欲將清虛撕得粉身碎骨。
這就是突破生死玄關後的修為表現麼?清虛心神激盪之下,端坐的身軀幾乎有些顫抖,身上冷汗“刷”的便流了出來。
清虛終究不是泛泛之輩,迎著飛奔而來的五龍,亦是大喝一聲:“易有太極,生為兩儀!急急如律令,疾!”
清虛緊握的雙手終於鬆開,一曲一伸,一收一放,就著虛空雙手竟然比劃起圓圈來,清虛雙手比劃間,氣機流動綿延不絕,一個凝練的太極圖便現了出來。
就在此時,五龍已經齊齊撞上包裹著清虛的太極圈,牢牢的附在太極圈上,“轟”的一聲巨響,太極圈在五龍撞擊的巨大力量下猛的往裡面一擠,向著清虛收去。
說也奇怪,隨著太極圈的往裡收,附在太極圈上的五龍竟然慢慢的消失不見,先是尾巴,接著是爪子,身子……而那太極圈卻是越來越是凝練。
太極圈收五龍之力為用,是為太極訣之借力!
眼看那太極圈就要擠壓上清虛的時候,清虛一聲悶哼,雙手往上一頂,剛比劃出來的太極圖豁然飛出,與太極圈融而為一,合在了一起,太極圈上黑白光芒一閃而過,居然又向著外面慢慢的頂回去。
既已借得力,自要打力。
待得太極圈又恢復到正常大小,聲聲龍吟中,附在太極圈上的五龍連最後的龍頭都是消失不見,盡數被太極圈吸收,太極圈在吸收了五龍的力量後,只變得似有似無,若是不仔細看,根本就難以發覺。
李易的“盛神法五龍”已然是徒勞無功。
圍觀的武當派眾人紛紛鼓掌叫好,小師妹林雪宜拍著雙手,喜道:“我等武當派太極訣借力打力之妙,雲山派那小道士今日總算見識到了吧!”
顧子傾聞得林雪宜之言,卻是心中並無半點欣喜,顧子傾抬眼向著師傅映月師太以及師叔閒雲道長望去,果見兩人也是眉頭深鎖。
“徒兒,太極訣‘借力打力’之妙,你已知曉,然而在施展太極訣時,有兩種情況,卻是險之又險,一定要在心中牢記。”顧子傾想起當初師傅映月師太在傳授自己“太極訣”時,曾與自己說過的那段話來,
“這兩種情況,便是那‘不可承受之重’與‘不可承受之輕’。”
“師傅,何為‘不可承受之重’與‘不可承受之輕’?”
“徒兒,‘不可承受之重’與‘不可承受之輕’乃是相對施法者而言,並非絕對,所謂‘不可承受之重’是指對手的修為遠高於你,對手修為如泰山之重,如東海之眾,如此修為,你如何去借力打力?怕是對手的‘力’借到之時,也是你自己被這‘力’泰山壓頂,東海覆波之時。”
“至於‘不可承受之輕’,卻是隻能意會,不能言傳,徒兒日後在修行之中,慢慢體悟吧!”
看如今清虛道兄的情況,雖然借得對手“盛神法五龍”為用,可清虛道兄與李易的修為太過懸殊,隨著比賽的繼續進行,於清虛師兄而言,這就是師傅所說的“不可承受之重”啊!
………………
李易哪裡知道什麼“不可承受之重”與“不可承受之輕”這等武當派嫡系口口相傳的奧妙?管它,時間還早著呢?李易自懶得理會這眼前發生的一切,只變換了一個坐姿手勢,身體前傾,雙手手心向下,口中繼續念道:
“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
語出合縱門《陰符七術》中的“養志法玄龜”。
演武場下的蘇澤自也依著葫蘆畫瓢不提。
李易每吐出一個字語,從李易手中的刺股錐上便閃出一道金光,金光也不襲擊清虛,只在李易身前漂浮。
慢慢的……隨著李易吐出字語的增多,金光也是越來越多,金光竟慢慢凝聚成形,化作一隻如山丘般大小的玄龜。
“……志意實堅,則威勢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一篇“養志法玄龜”唸完,在李易餘音嫋嫋中,金色大龜終於完全成形。
李易抽出右手中無量尺,向著虛空一擊,“啪”的一聲響起,無量尺如擊在了玄龜的尾巴之上,玄龜受到指示,將頭一晃,匍匐著龐大的身軀,一步一步的向著清虛所處,爬將過去。
神龍迅猛,玄龜穩健。雖一快一慢,然其勢同樣的無可阻擋。
清虛望著如山嶽般大小的玄龜,只覺得世間的空氣幾乎似乎靜止下來,頭皮陣陣發麻間,連呼吸都變得不暢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