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見得李易早已站在臺上等待自己,趕忙向著身邊閒雲道長告罪一聲,飛身奔上臺來,向著李易雙手合揖道:“貧道來遲,累道友等待多時,罪過罪過。”
道教大比試有不成文的規定,比賽中兩名選手,一般是排名靠後門派的選手先上臺,排名靠前門派的選手享受著被等待的榮耀,雲山派排名尚在武當派之前,按理清虛應該先上,是故清虛才有此說。
不是你來遲了,是我捱了師傅的教訓,來早了。
李易微笑著合揖還禮,道:“不妨事,貧道也是才到,道友來得正好。”
兩人長輩交情非淺,上次閒雲道長、映月師太與郭不守匆匆見面,此時時間充足的很,自談得興趣盎然。是以,兩人的比賽並沒有另外幾場比試的劍拔弩張,相對而言要平和的多。
清虛抽出身上寶劍,但見那寶劍如一泓秋水,鋒利非凡,直有削金斷玉之利,道:“劍名繞指柔,亦是祖師爺三豐真人之佩劍,此劍剛柔並濟,道友且當心。”
張三丰真人早年遊歷江湖之時,身上佩劍並非真武劍,而是清虛手中的繞指柔劍,乃是張三丰真人取東海海底鐵精與西疆大荒鐵精合鑄而成,此劍至剛至柔,在修真界亦是赫赫有名。
後來張三丰真人在武當山上得遇真武帝君坐像前的龜蛇二將,二將傳張三丰真人真武劍,張三丰真人因此在武當山上悟道創派,遂將繞指柔見束之高閣,以待有緣。
清虛與顧子傾合稱“武當雙璧”,顧子傾得傳真武劍,閒雲道長乾脆將繞指柔劍傳與了清虛。
清虛在修真界聲名遐邇,更兼性子謙和,頗得道家“沖虛圓通”之真諦,與武當道術相得益彰,此戰之艱險自遠非前幾輪比試可比。若非看出清虛尚未突破生死玄關,李易當真是一點也不敢大意。
李易有心和清虛好好做過一場,並以實戰來好好教導徒兒蘇澤,於是此刻也不再保留,雙手微微上揚,但見一道金光與一道白光各自從李易身上飛出,閃現李易手中。
光芒過後,金光化作三寸刺股錐,尤自金光閃閃,白光化作一尺無量尺,自然白璧無瑕。
“錐名刺股,傳自合縱門蘇秦前輩;尺名無量,傳自儒教荀子前輩。”李易左手持著刺股錐,右手持著無量尺,神情莊嚴肅穆,道:“今日貧道便以手中刺股錐及無量尺,來會一會道友的繞指柔劍。”
李易手中寶物一出,圍觀群眾們紛紛又不淡定了,平常大家拿出個幾百年前的寶貝出來,就足以唬人了,沒想到李易倒好,拿出來的都是上千年的傢伙,而且還是一出手就兩。
上午有丁海山的斧頭,下午有李易的刺股錐與量天尺,寶貝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不值錢了?
“道兄得佳徒如此,夫復何求?貧道原本尚在心裡失量,道兄為何不傳李易雲夢劍,今日方知,道兄實在是深謀遠慮,貧道自嘆不如啊!”武當派掌門閒雲道長有些詫異的看著李易手中的兩件至寶,半晌之後才轉過頭來對著郭不守道:
“刺股錐,無量尺,這等維繫合縱門與法家千年氣運的寶貝,豈非凡人可得?哎,但願我那清虛徒兒,接下來別輸得太慘!”
………………
如張三丰真人等人族修真者得道飛昇後,一般是不會帶著自己的寶貝上天,反而會將寶貝留在門派裡傳承的。
一來,那些寶貝雖在地界威名赫赫,可終究沾惹了凡俗之氣,到了仙界,就普通得很了;二來,仙界靈氣充足的很,煉器之物應有盡有,比地界要好得太多。
而將寶貝留在門派傳承,也有諸多好處,一來寶貝可以尋找有緣,助門人修煉;二來麼,寶貝也可以鎮壓門派氣運,讓門派更為興旺發達。
畢竟算起來,那些寶貝都是仙人們曾經用過的呢,寶貝自有靈氣。
像修真界的“南天師、北孔府”為什麼能歷經幾千年不衰,就是因為這些世家修真門派人才輩出,每隔幾代便有英才問世,飛昇而去。
為什麼全真派、武當派一個能成為道教百年領袖,一個能在道教扶搖直上,除了他們的創派祖師爺王重陽、張三丰各自是當時代毫無疑問的天下第一之外,他們的第二代弟子“全真七子”與“武當七俠”竟然能集體飛昇……
當然,那些沒有得道飛昇的修真者們的寶貝就不在此列了,你自己都成不了仙,你的寶貝能有什麼靈氣?還是和你一起去入土為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