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五章 南洋歸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南洋歸來 (2 / 2)

也是這一次南下,才讓江南富商都相信且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開海是必然的。不然也不會派人南下,這可以說是大明在鄭和之後,第一齣派出官方使節巡視南洋各國。之前不是沒有使節南下,不過,那大多都是對某國賞賜,或者賜封某國國王等等外交活動。與這一次南下不是一個分量的。

可以說,不僅僅是周夢臣在等這一支船隊歸來。連江南很多商人都在等這一支船隊歸來。

藤祥聽了,也很高興,說道:“在下也想去看看,一睹大明勇士的風采。”

周夢臣說道:“既然藤公公想看,就一起吧。”

一行人出了織造局,沒有走多遠就已經看見吳淞江了。畢竟,前文也說過,吳淞江兩岸,都是港口碼頭。造船廠就佔據了一段河道,將河道的碼頭變成了造船場專用的碼頭,而織造局自然也是一樣的。雙方相距不遠,幾乎一出來,就看見了吳淞江。

不過周夢臣也知道,剛剛回來的船隊,剛剛進入吳淞江之中,這是吳淞江駐軍,飛馬來報的訊息。

估計等上一會兒,才能見到。

周夢臣一行人就在上海縣城外面的碼頭等著。這個碼頭,是上海縣迎接官員的碼頭,也算是最好的碼頭之一。譚綸當初就是從這裡出行的。

沒有過多長時間,有一支船隊緩緩地過來。

這支船隊有一艘大船,正是江南造船廠造得最大的福船,上面有六十個炮位那種,這一艘是江南造船廠大號福船的首船。此處之外,還有比這支船要小上不少的船隻,未必全部是江南造船廠所產的。但都是精良的戰船。

總共有十二艘船,其中將士水手有一千多人接近兩千人之多。

都是從東海水師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隨從的將領就有好幾個,比如謝和,洪迪珍兩人。他們都是一指揮使身份一起南下的,還有鄧鍾,等幾為俞大猷嫡系小將。

謝和與洪迪珍兩位之所以在,是因為兩人遠洋經驗非常豐富,當然了,也有俞大猷一點點小計謀,將兩人調離一段時間,月港那一批人少了關鍵人物,自然也不可能抱團了。

俞大猷也好處置了。

而兩人這一次南下如果順利走下來,也算是有功之臣了。安排上也好安排了。不過,想回到舊部之中,卻不大可能了。

這一千多人,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單單火炮就有三百門之多,再加上其他武器。已經士卒的素質,足夠在南洋鬧出一場動靜了。這也是周夢臣所擔心的。

多少年不出海,大明的威名更多是在傳說之中,南洋各國會服服帖帖的成為大明的臣屬。那卻未必。

本文之前也詳細分解了,所謂朝貢貿易,厚往薄來這下面的政治含義。大家都會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南洋對大明的忠誠,更多是忠誠於利益罷了。有些國家對大明恭敬一些,有些國家卻未必了。

所以必要的武力準備是一定要有。看船上的痕跡,雖然有一些陳舊破損的地方,看樣子並不像是經歷了戰爭。周夢臣也就放心了。不過,眼睛一轉看到這十二艘船後面,還有大大小小几十艘船。

周夢臣一看這船型,就知道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中國船隻。他心中一動,暗道:“難道是譚綸這一次南下,將各國的時節都帶過來了。這倒是一件好事。”畢竟,萬國來朝,對任何一個皇帝都是一個大有面子的事情。特別是在鄭和不在下西洋之後,大明在南洋的藩屬國,從幾十個,下降到經常來朝貢的六七個。也就是安南,占城,暹羅,蘇祿,吳哥等。

而今一下子來了不少,嘉靖如此好面子的皇帝,可比任何馬屁都舒服。

&n..pppp('奮鬥在大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