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九十九章 顧應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九章 顧應祥 (2 / 2)

兩人說了一陣子後,顧應祥話題一轉,說道:“周兄,你要想真想將這學說立足,非做數件大事,讓天下看看,你新學的好處不行。”

周夢臣說道:“真有這樣一兩件大事,想請顧兄品鑑。”

於是周夢臣將自己的鐵路計劃,一五一十的說給顧應祥聽,顧應祥聽了,連連發問,對周夢臣的鐵路計劃,非常感興趣,對鐵從什麼地方來,鐵路效率如何,已經什麼樣的地方能夠修鐵路等等。

周夢臣一一做出瞭解答。

顧應祥說道:“如此一來,江南如果有一條鐵路通向北京,可解江南百姓多少苦難啊。”

這就是江南百姓的心聲,無他從江南運到北京的糧食,其中耗損是非常大的,甚至很多時候,都超過了糧食本身。

運河上的耗損一樣不小。當然了,其中多少是上下其手,有多少真耗損,這就不好說了。

周夢臣說道:“其實這才是其中一件事情,如果真有足夠的鐵路將大明連線起來,仁宣之際,就不用棄河套與安南,為大明剩下多少事情。”

“鐵路固然重要,但這僅僅是術。而不是道,而是之要是要培養出足夠的人才,沒有人才,即便知道鐵路怎麼修,也沒有人去修的。”

顧應祥說道:“是啊。”

顧應祥不是那中空談的人,他是做過實事的,他根本不用去修,單單去想想,就知道這鐵路上下前後,需要多少人去做事了。

周夢臣見狀趁熱打鐵,說道:“我在大同,修建了一座書院,培養一些弟子,而今都在壺口鐵路,潼關鐵路,京東鐵路這些地方,根本不可能南下,而且氣學用處不止這一次,比如蒸汽船,如果蒸汽船大行於事,則沿海就能成為一道天大的運河,對天下來說,自然是極大的好處。”

顧應祥說道:“是啊。”隨即心思一轉,微微一笑說道:“好啊,你在這裡等我的。”

周夢臣微微一笑,說道:“顧兄見諒,我有新在江南修建一座新的書院。只是我畢竟是外地人,在這裡建書院,恐怕有些妨礙,必須請一些本地賢達。這不是正煩惱的,顧兄就來了。”

江南可不是大同。

大同哪裡幾乎是教育的荒漠,特別是在韃子肆虐之後,更是如此。所以周夢臣辦了大同書院之後,立即成為大同的最高學府。

但是江南就不一樣了,江南的書院不要太多。很多古代很有名的書院在這個時代也泯然眾人矣,甚至有傳承不下去的風險。

用現代的術語說,這是一片紅海。

周夢臣作為總督,他要辦一座書院自然是能行的,甚至他在的時候,用行政權力,或者其他影響力,維持這一座書院的興旺,也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但問題是,如果周夢臣走了之後怎麼辦?

周夢臣才不指望,他離開之後,江南世家還會對周夢臣如此畢恭畢敬。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周夢臣一開始就想邀請當地勢力參與其中,這樣才算是站穩腳跟,等周夢臣離開之後,這個書院,以及周夢臣留在這裡的氣學一脈。

才能站穩腳跟。

書院只是一個載體。在書院這個載體上的氣學力量,才是周夢臣所看重的。而顧應祥加入這一件事情,就可以提前推進的。

顧應祥說道:“這是大好事啊。我顧家自然是當仁不讓。在別的地方不好說,在長興,在吳縣,我顧家還是有幾分能力的。”

顧應祥當然知道周夢臣這樣做背後定然遇見重重阻力,但是說一句不客氣話,人到了顧應祥這個地位,這個年紀是有任性的資格的。作為老臣,在嘉靖哪裡掛了號的。嚴嵩也要客氣幾分。做為長輩,老夫聊發少年狂怎麼了?大部分江南名士的輩分都在顧應祥之下,他真要做什麼事情,誰說的話都不好用。

只要他覺得是對的,就能做下去,更不要說辦書院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